二十七、刻骨铭心的一战(第3/4页)

张绣趁曹军不备攻打淯水河畔的曹营,双方立即展开了混战。

在此之前曹操至少经历过三次十分危险的战斗,一次在龙亢,一次在汴水,一次在濮阳,这几次都很惊险,但这一次曹军的狼狈样超过了前几次。混战中,曹操坐下的马被乱箭射中面部和腿部,曹操自己的右臂也中了箭。曹操现在骑的这匹马名叫绝影,是继白鹄之后的又一匹名马,此刻光荣就义于淯水河畔。

混战中失去战马,十分危险。危急关头,有个小伙子从马上下来,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曹操一看,是儿子曹昂。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关键时刻能舍身相救的还是自己家的父子兄弟,当年汴水之战如果没有曹洪让马,曹操可能早就没命了,现在曹昂又把马让给了曹操。

但曹昂没有曹洪那样幸运,他战死在乱军之中。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丕只是次子,曹昂的母亲也不是卞氏,而是刘氏。曹操的正妻是丁氏,没有生育,曹操后来娶了刘氏,并生下了曹昂,但刘氏死得早,曹昂一直由丁氏抚养,形同亲生母子。

这一仗对曹操而言不仅丢了面子,而且损失相当惨重,曹丕后来写过一篇文章追记了淯水之战,提到他的大哥子修和从兄安民都死于此战。子修是曹昂的字,而安民是谁不得而知,史书记载时都把他称为曹安民,认为是曹操的侄子。

一战之中,死了儿子和侄子,对曹操而言还没有过。

这还没完,曹操的心腹爱将典韦也死于此战,而且死得极为悲壮。当时曹操率轻骑逃走,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撤退,留下来在营门口与敌兵激战。由于典韦勇猛异常,敌人无法前进,但他们分散从其他地方进入曹营。这时典韦周围只有十多个人,这些人都是曹操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平时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中军的安全,现在无不以一当十,殊死恶战。但是,敌兵越来越多,他们渐渐不支,陷入重围。

典韦手持长戟,左冲右突,一戟刺过去,敌兵10多支长矛都能被折断。最后典韦的左右全部阵亡,他本人也数十处受伤,但他仍然与敌兵近距离格斗。典韦一把抓过两个敌兵,徒手就把他们给杀了,其余敌兵吃惊不小,都不敢再靠近。

典韦又上前冲杀,杀了几个敌人,然而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最后怒目大骂而死。敌兵确信典韦已死,才胆战心惊地上前把他的头割下,互相传看,想观察一下这个奇人到底为什么如此生猛。

曹军从淯水河边一路惨败,一口气退到了宛县以东百里之外的舞阴。曹军士气十分低落,这里还是敌占区,很不安全。好在留守在鲁阳、叶县一带的曹仁率部及时赶来,局面稍稍有些稳定。离这里比较近的其他各路曹军听说后,也都纷纷抄小道赶来救驾,结果路上拥挤无序,狼狈不堪。

时任平虏校尉的于禁率数百人负责为曹军主力断后,他们且战且退,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敌人见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慢慢退去。

于禁下令整顿人马,敲着战鼓回营。

走在半道上,遇到十多个伤兵,一个个赤身裸体,惨不忍睹。于禁问他们怎么了,这些人说被青州兵趁乱打劫,于禁大怒。这个青州兵就是曹操当年打败青州黄巾军后收编的部队,这支部队作战勇猛,很能打,但军纪一向很差,曹操对他们平时颇为关照,反而让他们更认为自己不得了,这次趁败军之际,公然抢劫到自己人头上。

于禁对青州兵很熟悉,曹操曾让于禁多次指挥他们打过仗,在汝南郡征讨黄巾军余部的战斗中还立过功,于禁这个平虏校尉就是在那时被提拔的。虽然是熟人,但违反了军纪,于禁也不客气,他下令追讨青州兵,把他们收拾了一顿,之后于禁指挥所部安下营垒,防备敌军再来。

这时手下人劝他先不忙安营扎寨的事,应该先到曹公那里报告情况,防备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不以为然:“现在敌人在后,很快就会追到这里来,不做好准备,何以对敌?曹公明察秋毫,不必申辩!”青州兵果然抢先跑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也果然没听信他们。

见到于禁,听了汇报,曹操很高兴,对于禁说:“淯水之难,我方危急,将军能乱而不乱,整治所部,惩治暴行,高筑坚垒,实在有不可撼动之节,虽古代的名将,也难以超过你呀!”曹操依据于禁前后立下的功劳,上表天子封于禁为益寿亭侯,此时曹军的将领被封侯的还只是极少数。

在舞阴,曹操为典韦盛大发丧。曹操命人设法找回了典韦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在仪式上流下了眼泪。曹操后来拜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作为自己的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