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刻骨铭心的一战(第2/4页)

段煨后来被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召去,任命为大鸿胪,于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故去,在凉州军将领中,他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个。

张绣在南阳郡的快速崛起给曹操出了道难题,本来他打算在许县稍加安顿之后便向东边的吕布、刘备发起进攻,但现在南面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好比在卧榻之侧来了只猛虎,这让他怎能安心劳师远征?

凉州军向来是不太好对付的敌人,曹操起事以来败得最惨的一仗就是跟凉州军打的,至今记忆犹新。张绣得到贾诩的辅佐,更是如虎添翼,背后又有刘表的支持,南阳郡的这只虎,可不是关在笼子里供人欣赏的,它是随时会吃人的。

如果曹操率主力东征,难保张绣、刘表不趁机袭取许县。在这种情况下,东征吕布之事只能先放下了,当务之急,先得打掉南边的这只虎。

建安二年(197)新年刚过,曹操决定南征张绣。

准确地说宛县在许县的西南方向,南阳郡最北边有两个重要据点,一个是鲁阳,一个是叶县,已被曹军控制。曹操命曹仁所部留守在鲁阳、叶县一带,自己继续率主力向宛县方向进发,他的儿子曹昂今年刚好20岁,也在南下的队伍中。

曹军主力很快抵达淯水附近,淯水即今白河,与唐河汇合后称唐白河,在襄阳注入汉水,是汉水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宛县就在这条河上,从宛县顺河南下就可以到达襄阳,这条河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就是新野。

曹军近在咫尺了,张绣当然很紧张,曹操是什么人物?袁术、陶谦、吕布这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自己根本不值一提。除了硬拼张绣还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刘表求援,作为同盟,刘表理应帮他一把,这同样是帮刘表自己;二是干脆一走了之,打不赢就跑,到别的地方打游击去。

前一阵张绣派贾诩到襄阳走了一趟,见了见刘表,目的就是探探路,看看刘表那边的反应。这一趟看来效果不好,贾诩回来后对张绣说:“刘表这个人,倒是有一些才能,和平年代做个三公应该称职。现在他看不到形势的变化,多疑少断,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听贾诩这么一说,张绣打消了依靠刘表抵抗曹操的想法。但他也没有跑,不是因为逃跑很丢人,而是现在已经不像过去,能打游击的地方实在也没什么了。想来想去,张绣决定投降,这是不是贾诩的建议不得而知,但贾诩至少没有反对。

一场恶战看起来已经不存在了,曹操很高兴,在淯水河畔扎下军营,设宴招待张绣及其手下。酒席宴前,张绣等人看到有一个大汉站在曹操左右,威武异常,不禁暗暗吃惊,他们不认识,这个武士就是典韦。

在曹操行酒时,典韦手持大斧一直跟着,斧刃有一尺多长,曹操走到谁跟前典韦不仅站在后面,而且使劲拿眼睛直盯着人家看,弄得客人根本没有心思吃好喝好。

直到酒宴终了,张绣及其部将都不敢仰视。本来这次南征就可以圆满收场了,但发生了意外。张绣有个亲信将领叫胡车儿,勇冠三军,曹操对像典韦、许褚这样的猛士历来见一个喜欢一个,总想弄到自己手下。这个胡车儿大概也是典韦那样的猛人,曹操看到胡车儿后特别喜欢,想笼络一下感情,于是亲自接见,并赠给他不少钱。

曹操此时应该没有通过胡车儿解决张绣的意思,因为此行目的已经达到,不需要把张绣彻底消灭,他拉拢胡车儿最大的目的恐怕也只是挖人。但张绣知道了这件事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曹操此举用心不良,是要收买胡车儿谋害自己。

此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曹操看到张绣的婶娘、已故骠骑将军张济的遗孀长得很漂亮,就纳其为妾,张绣觉得受到了侮辱,心里很不满。

两件事结合起来,张绣认为曹操肯定正在设计除掉自己,张绣决定先动手。贾诩也同意张绣这么干,他出主意,让张绣向曹操报告,说部队想移防到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中间要经过曹营,并特意说:“车辆太少,士兵得都背负着很多物资,请求允许士兵们披甲而过。”曹操没多想,答应了,结果,张绣趁自己人进到曹营之际突然发起攻击,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张绣降而复叛,多少有些不可理解。对张绣来说,此举实在太冒险,以他的力量对付曹操实在没有太大把握,仅仅因为觉得受到了屈辱和疑心就冒这么大的险,也许符合他的性格,却不像贾诩的作风。所以也有记载认为,曹操纳张绣的婶子为妾后张绣深以为恨,曹操知道了,于是设计想除掉张绣,但计谋泄露,张绣才不得不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