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〇章 冉有和子贡(第2/5页)

【子贡初试锋芒】

终于,鲁国来人了。确切地说,季康子派人来了。

“请我回鲁国?”孔子难免一阵激动,他早就想回鲁国了。

可是,孔子失望了。

季康子的人是来请冉有的,具体地说现在季孙家中缺一个管家,也就是从前子路的角色。季康子非常看好冉有,因此派人来请。

回不回去?傻瓜才不回去。

“回去吧。”孔子也很支持。

冉有决定回去,没有不回去的理由。

“师哥,你这次回去,一定要找机会让季孙把老师请回去。”子贡为自己的朋友高兴,不过他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为孔子回鲁国作铺垫的机会。

“兄弟,放心吧,这件事情交给我了。”冉有其实也非常清楚老师的思乡之情,他会把这件事情办好的。

临行之前,冉有请求老师让子贡送自己去鲁国,孔子也慨然允诺了。

依依不舍,冉有离开了老师和师兄弟们。

冉有和子贡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鲁国,见到了季康子。季康子对冉有一向非常欣赏,当即任命他为季孙家的管家。冉有把子贡也介绍给了季康子,意思是希望季康子也给个职务,不过季康子并没有回应,因为他并不了解子贡。而子贡本人对于在季康子家谋事并没有兴趣,他不过是想来鲁国看看。

就这样,冉有上任,成了季孙家的管家。子贡住了几天,准备回到卫国。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子贡一时还不能回去。

此时,吴王夫差要与晋国争霸,在太宰伯嚭的建议下,吴国挥师北上,已经到了鲁国边境。吴国人提出要和鲁国盟誓,鲁裒公迫于吴国人的强横实力,不得不前往鄯地去见吴王夫差。伯嚭要求鲁国用百牢接待吴王夫差,没办法,鲁国也只能照办了。(此事见第五部第194章)

这还不算完,伯嚭知道鲁国实际上在季孙家的管治之下,因此派人请季康子前往鄫地,要让季康子知道吴国人的厉害。

季康子当然不想去,可是又不敢不去,怎么办?

“主公,我的师弟子贡能言善道,何不派他前往吴国人那里推辞掉?”冉有推荐了子贡,觉得这是一个立功的机会。

“好吧,让他以家臣的身份前往吧。”季康子这个时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子贡很高兴接受这样的任务,不过他倒不是想要在季孙面前表现什么,而是觉得这是施展自己口才的一个机会。

就这样,子贡以季孙家臣的身份前往鄫地,去见伯嚭。

子贡去拜见伯嚭,伯嚭这个时候正是大权在握,藐视天下的时候,除了吴王夫差,看见任何人都抬着头说话,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

“我们国君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增进两国的友谊。可是,贵国的执政大夫却闭门不出,这是什么礼法啊?啊?你们鲁国还是礼仪之邦呢。”得知子贡是季康子的使者,伯嚭兜头就是一顿训斥。

别人怕他,子贡不怕他。

“得了,别说什么礼法不礼法了,我家主公不来,跟礼法没关系,纯粹就是害怕你们。”子贡上来就是一通大实话,直接把伯嚭给说愣了。伯嚭万万没有想到,特好面子的鲁国人说话这么直接,这么不讲面子。伯嚭原先的推测,季康子估计要找娶老婆拉肚子之类的借口呢。

伯嚭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根本就不是鲁国人。

“那什么,怕我们?我们有什么好怕的?”伯嚭虽然嘴上还是很硬,可是气势已经被打了下去。

人都是这样,如果事情按照自己的预想推进的话,气势就会越来越嚣张;但是如果事情的进展完全不在自己的预料之中,那么思路就会被打乱,气势自然就会被压下去。

“大国如果不以礼法约束自己,不以礼法来对待诸侯,那事情就麻烦了。”子贡已经看出了伯嚭的色厉内荏了,所以毫不放松,步步紧逼。“我们的国君已经奉命前来了,大夫自然应该留在国内镇守。说到礼法,当年太伯到吴国的时候,依然施行周礼。可是到了他儿子那一辈,就都断发文身了,这难道合乎礼法?不过都是迫于情势罢了。”

关于太伯的事情,子贡是从孔子那里学到的。不过,子贡的学习态度不好,因此不知道其实太伯就已经断发文身了。但是胡说胡有理,这时候拿出来用,竟然把伯嚭说得无话可说了。

伯嚭是万万没有想到季康子家还有这么一个能说的人,更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人竟然敢跟自己这样说话。

“那,那什么,我不跟你说了,你回去告诉季康子,让他自己看着办吧。”伯嚭讲不出理来,干脆来蛮横的。

子贡告辞要走,突然,伯嚭叫住了他。

“等等,你叫什么?”伯嚭问,他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