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折腾,就折腾吧(第3/4页)

荀罂摇了摇头,他总结了晋楚之间数十年来的争霸历史,他发现,战争并不解决问题,三次大战,谁也没有被击垮,反而对抗更激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要有更好的办法。

“不,我们接受郑国人的投降,然后撤军,让楚国人再出兵讨伐郑国,折腾他们。”荀罂说。

“可是,楚国人走了,我们再来,不是也折腾我们?”荀偃质疑。

“我们有四军,再加上盟军,所以,我们可以将四军和盟军分为三部分,每次出动一部分,另两部分休息。这样,楚军的疲劳程度是我们的三倍,我们就可以拖垮他们。与楚军决战这样的办法固然一时痛快,但是并不聪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我们是文化人,不要总想着武力解决一切问题。”荀罂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大家一致赞同。从战略思想的角度来说,荀罂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就出于这里。

十一月,晋国与郑国在荥阳城下举行结盟仪式。

六岁的郑简公亲自出马,郑国六卿全部到齐。

歃血为盟由晋国中军佐士匄和郑国上卿子驷执行,歃血之后,开始盟誓,士匄先说了:“今天结盟之后,郑国如果不死心塌地跟着晋国干,或者三心二意搞小名堂,就像这个被杀的鸡一样。”

士匄说完,该子驷了。子驷略微沉吟了一下,开始盟誓。

“老天爷啊,你不关照郑国啊,让我们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可是大国总是欺负我们,用武力威胁我们,让我们过得生不如死,痛苦万分。从今天开始,要是我们不服从对我们很讲究礼仪并且切实保护我们的国家,而有其他念头的话,就像这只鸡一样。”子驷说完,现场大哗。这段盟誓,不仅骂了晋国和楚国,而且也没有无条件跟从晋国。潜台词就是:如果晋国对我们不尊重或者不能切实保护我们,我们就投降楚国。

郑国人,虽然总是投降,但是骨子里有自尊。

士匄有点傻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行,这段不算,要重新来。”荀偃在一旁叫了起来。

“不能改了,已经发过誓了,要是再改,就等于我们在欺骗神灵了。”子展针锋相对,也跟着叫了起来。

晋国人手握剑柄,准备出手了,只要荀罂说一句“杀”,今天,这里就是郑国人的坟场。

荀罂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大家放松。

“算了,我们自己缺乏德行,却要挟人家和我们盟誓,这已经是很不讲理了。我们还是回去修养德行,治理好我们自己的国家,到时候远方的人都会来归顺我们,又何必担心郑国背叛我们呢。行了,今天就这样了。”

荀罂的话让郑国人都松了一口气,晋国人则有人愤愤不平。晋悼公没有说话,虽然他也隐隐有些弄不懂,不过他知道,论起老奸巨猾,荀罂绝对不在栾书之下,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退而修德】

盟誓结束之后,晋悼公单独把荀罂请来,可是没等他发问,荀罂先说话了:“主公,你一定是要问我为什么这么轻易放过郑国人了。我们现在对付楚国人的策略是拖垮他们,而不是战胜他们。这样,我们就需要郑国人不停地背叛,楚国人不停地来讨伐他们,否则,就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怕他们背叛,而怕他们不背叛。”

这一次,轮到晋悼公恍然大悟。

“元帅,还是你高明,我差点错怪了你。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晋悼公是个聪明人,他的聪明在于他不仅能迅速理解别人的意思,还能作进一步的考虑。

“主公说呢?”荀罂知道晋悼公的意思,所以他想让晋悼公自己说出来。

“就照元帅说的:退而修德。既然我们并不准备战争,那么就把精力集中到治理国家上来,给老百姓实惠,建设和谐社会。”聪明,晋悼公绝顶的聪明。

晋军回到晋国,晋悼公召开八卿会议,讨论国内事务。

“各位爱卿,按照荀元帅的策略,我们用拖的办法对付楚国人,而把重点放在民生建设上,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不妨说来听听。”晋悼公开了个头。

发言开始,按照级别从大到小,不过荀罂照例作最后总结,因此最后一个发言。

一转眼,六个人发言完毕,虽然也有些建议,不过都是不得要领,泛泛而谈,听得晋悼公有些失望。

“魏绛,该你了。”晋悼公说。他的声音和目光都带着一种期待,因为他太欣赏魏绛了,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主公,在回国的路上我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有一套方案,请主公和各位审看,看看有没有可取的地方。”魏绛果然没有让晋悼公失望,他是带着方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