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宋国人的面子工程(第2/4页)

一共九个卿,华元和华喜为戴族,公孙师为庄族,其余六位,都是桓族。

按理说,桓族在内阁占据绝大多数,应该满足了,可是,还有人不满足。

宋共公十三年(前576年),宋共公去世,荡泽把太子公子肥给杀了,因为公子肥跟戴族关系比较近。

华元一看,桓族动手了,怎么办?

“各位,好自为之吧,我能力有限,我闪。”华元扔下一句话,跑晋国去了。

华元跑了,桓族就紧张了,因为华元跟晋国的关系好,这一去,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去搬救兵了,到时候晋国大军一到,桓族的麻烦就大了。

于是,鱼石把鱼府找来,商量对策。

“我看,赶紧把华元给劝回来,要等到他从晋国搬来救兵,那就不能挽回了。”鱼石非常害怕,在他的心目中,华元那是个国际巨头,走到哪里哪里都要给面子的。

“不好,他要回来,肯定会讨伐荡泽,然后顺手把我们桓族都给灭了。”鱼府更担心的是这个。

“他不敢的,就算敢,也就是讨伐荡泽;退一万步,就算讨伐桓族,总还有个向戌是他的死党,他不会讨伐向戌,我们桓族总还能留下香火。”鱼石坚持。

“唉,我就准备逃亡吧。”鱼府知道反对也没用,叹了一口气。

鱼石立即上路,追赶华元。终于在黄河岸边追上了华元。

“右师,你可不能走啊,你要走了,宋国可就没人管得了了。”鱼石上来就劝。

“左师,你别劝我了,我没脸见人啊。身为宋国执政,却不能保护我们的太子,我,我没面子啊,呜呜呜呜……”说来说去,是没面子。

“你回去吧,只要你回去,我们什么都听你的,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我要讨伐荡泽,行不行?”

“行,没问题。”

协议达成,华元回国。

回国之后,华元立即率领戴族和庄族讨伐荡泽,荡泽全家被灭。

荡泽是谁?荡意诸的儿子。这一回,不知道公孙寿有没有逃过一劫。

荡泽被杀,很快就有消息称华元会灭掉整个桓族。于是,鱼石、鱼府、向为人、鳞朱、向倪仓皇出逃,到了睢水。过了睢水,就是楚国。

华元派人来请他们回去,结果没有请动。于是华元自己来请,鱼石还是不肯回去。等到华元离开之后,鱼府对鱼石说:“刚才你错过了机会,华元再也不会来请我们了。我看他目光敏锐,说话很快,显然已经作出了决定。不信的话咱们去看,他一定非常快地回去了。”

鱼石等人登上高处,果然看见华元的车奔驰而去。于是,鱼石等五人尾随而去,果然发现华元命令守城士兵登城巡逻,进行防守准备。同时,华元派人准备去决开睢水的大堤。

毫无疑问,华元要动手了。

鱼石等五人立即渡过睢水,投奔楚国去了。

桓族逃走了。

华元随即将九卿恢复为六卿,任命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这样,六卿中,桓族庄族各一人,戴族四人。随后,立宋共公小儿子公子成为国君,也就是宋平公。

宋平公三年,也就是晋悼公登基的那一年,楚国和郑国联合讨伐宋国,占领了宋国的彭城(今徐州),之后交给鱼石等人,并派三百乘战车帮助戍守。

【检验外交政策】

晋悼公元年(前572年),宋国决定向晋国求援,收复彭城。

“右师,向晋国人求援,会不会破坏咱们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啊?”宋平公还有点担心面子。

“不会,咱们这是国内事务啊,为了领土完整啊,只能算请朋友帮忙那种,不算求援,所以根本不是外交的事情。”华元挺能给自己找台阶。

就这样,华元前往晋国求援。

“我们始终坚决一个宋国的原则,始终坚持彭城是宋国的一部分,支持宋国人民收复彭城的合理要求。那什么,韩元帅,你怎么看?”晋悼公热情接待了华元,并且先把套话说了一遍。

“主公,宋国是我们的坚定盟友,他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何况彭城是交通枢纽,我们要和吴国联络,这是必经之地,所以,必须拿下。”韩厥表态,晋国出兵。

华元屁颠屁颠回去了,这一边,晋国开始征召联合国部队。

晋国派出下军佐士鲂走了一趟,首先来到鲁国。

鲁国立马答应出兵,不过出多少兵呢?季文子把握不好,于是来问臧文仲的儿子臧武仲。

“上次我们参加联合国军吧,那是荀罂来的,那时候荀罂还是下卿。这次呢,士鲂也是下卿。侍奉大国,一定要注重使者的爵位高低。咱们就按照上次出兵的数量就行了,晋国人就没什么话说。”臧武仲想得挺周到。

到期,鲁国由孟献子率领鲁军前去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