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信陵君救赵(第7/9页)
朱亥就是侯嬴的屠夫朋友。自从第一次见过后,信陵君多次请朱亥到府上,都被他拒绝,因此也没打过多少交道。但是在侯嬴的坚持下,信陵君还是亲自到菜市场,请朱亥同行。
这一次,朱亥很爽快地答应了。
侯嬴在夷门送别了信陵君和朱亥,估算着他们已经抵达邺城的时候,就向着邺城的方向自杀了。
自杀的理由很简单:我既然不能陪同公子去冒生命危险,那就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对公子的临别赠礼吧!
信陵君带着三千门客来到邺城,进入晋鄙军中。不出侯嬴所料,晋鄙将虎符反复查验了几次,然后说道:“虎符是真的,但是老臣仍然觉得不放心,想派人回大梁核实之后,再将军权交给公子。”
当时朱亥就站在信陵君身后,袖子里藏着一根四十斤重的铁椎。听到晋鄙这样说,朱亥便上前一步,举起铁椎猛砸下去,将晋鄙砸得脑浆迸裂,当场死亡。
信陵君大吃一惊,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将晋鄙安葬,然后把将士们召集起来,宣布:“父子两人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家,儿子上战场;兄弟两个都在军中的,兄长可以回去,弟弟为国尽忠;如果是独生子,马上回去奉养父母,这儿没你的事了。”
经过这样一整编,十万大军还剩下八万人。这八万人都已经将家里的后事安顿好,了无牵挂,怀着必死之心跟着信陵君来到邯郸城下。
春申君得知魏军挺进的消息,立刻派将军景阳率楚军主力前来会合。平原君在城里看到楚、魏两国的旗帜,拿出自己的家财犒赏军队,提高士气,并且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出城接应。赵、魏、楚三军里应外合,不到一日功夫,便将王龁苦心经营了三年的邯郸大营攻破,将赵国从濒临灭国的险境中解救出来。
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亲自出城迎接信陵君。平原君将信陵君的箭袋背在身上,在前面引路。赵孝成王向信陵君行跪拜之礼,说:“从古到今的贤人,还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公子!”
且说大梁方面,魏安僖王对信陵君盗窃兵符、杀死晋鄙一事极为恼火,听到邯郸解围的消息,表面上额手称庆,心里却妒忌得直咬牙。信陵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在把秦军完全驱逐出赵国境内之后,便让其他将领将八万大军带回了魏国,自己则带着门客在赵国居住下来。
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商量,打算封给信陵君五座城池。信陵君听说后很高兴,认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时朱亥对他说了一番话,意思是,但凡人有恩于己,应该永世不忘;如果是己有恩于人,则应该将它尽快忘掉。您假传王命夺取兵权以救援赵国,对于赵国来说当然是有功的,可对于魏国来说,就很难说是忠臣了。可您现在只记得自己有功,不记得自己有过,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要说信陵君的脸皮,那也不是一般的薄。听到朱亥这番话,立刻无地自容。这时赵孝成王命人洒扫街道,亲自将信陵君迎接到王宫,而且请他从西边的台阶上殿以示尊贵(此乃接待诸侯之礼)。信陵君赶紧推辞,弓着身子从东边的台阶走了上去,对赵孝成王说:“下臣不胜惶恐,下臣此举,有负于魏国,无功于赵国,怎么敢接受这么高规格的礼遇?”
听到信陵君这么说,赵孝成王越发佩服他了,最后虽然没有将五座城池封给他,但也封了一座鄗(hào)城(今河北省邢台),以供他和门客日常生活开销,而魏国也保留了信陵君的封地和待遇。从此,信陵君就留在赵国定居,一留便是十年。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侠客行》,写的就是信陵君等人当年的事迹。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伴君如伴虎:白起、范雎的结局
邯郸之战,无疑是自阏与之战以来,秦国遭受的最大军事失败。
王龁溃败的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的第一反应仍是——非白起不可收拾残局。不过这次他没有亲自到白起府上去请,而是派人给白起下了一道强硬的命令:大王命武安君为大将,全权指挥远征赵国的秦军,即日起程,不得有误。
言下之意,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没得商量了。
白起躺在榻上接待了使者,说:“请转告大王,不是白起不接受命令,而是实在病得太重,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