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信陵君救赵(第6/9页)
数年前,信陵君听说侯嬴是个人才,便想将他纳入门下,不料被其断然拒绝。
侯嬴这样说:“我洁身自好几十年了,现在虽然贫困,也不敢接受公子的救济。”
这几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信陵君想出了非常的手段,在家里摆下筵席,大会宾客,亲自驾车到夷门去接侯嬴,侯嬴才勉强接受邀请,大大咧咧坐上信陵君的车,说道:“我有一个朋友,在菜市场当屠夫。公子如果不赶时间的话,咱们顺道过去看看他吧!”
其实一点也不顺道,但是信陵君还是态度很恭顺地将车赶到菜市场。侯嬴的那位朋友名叫朱亥,长得满脸横肉,见到信陵君都没正眼看一下,只顾与侯嬴说话,而且一说就是半个时辰。
信陵君一直端坐在车夫的位置上,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说话。
把一些市井之徒的八卦聊完之后,侯嬴才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对信陵君说:“现在可以去公子府上了。”
当时信陵君家里早已高朋满座,魏国的文武大臣和宗室贵族齐聚一堂,正等着信陵君回来主持饭局。
信陵君进门后,领着侯嬴径直往上座上坐。当时有个讲究,主人请客,如果有一个人坐上座,这个人就是主宾,其余的都是陪客,也就是现在俗称的“饭桩子”。众多饭桩子一看这架势,惊奇得不得了。这侯嬴谁都认识呀!不就是夷门口那看门的老头嘛!他凭什么坐主座啊?
酒过三巡,信陵君起身,亲自为侯嬴敬酒。
侯嬴拉着信陵君的手,附在耳边说:“我能为公子做的也就这些啦!”
侯嬴接着说:“我不过是魏国官僚体系中最低贱的一员,勉强算个国家公务员,根本没有资格跟公子说话。可今天公子亲自驾着车到家里来迎接我,我干脆就把公子带到菜市场,故意让大伙都看到公子是怎么样礼贤下士的。经过今天的事,世人都会说侯嬴是个不知好歹的小人,也会说公子是个真心实意尊重长者的好人,那也算是我的回报吧。”
自打这一天起,侯嬴还是坐在夷门当他的监者,但在身份上,也算是信陵君的人了。信陵君每逢大事,总要把侯嬴请过来,询问一下意见。那年魏齐和虞卿逃到魏国,他也是听了侯嬴的意见之后,才同意接见他们的。
这一次信陵君带着三千门客去救援赵国,特别在夷门口与侯嬴告别,就是想听听他对此行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想到侯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拱拱手说:“公子努力吧!我这把年纪,是没办法给公子帮什么忙了。”
二人就此别过。
信陵君走了几里路,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按理说,侯嬴不应该对他如此冷漠啊!即便是平时出门,也应该有个嘘寒问暖,何况现在他是去上战场呢?
“也许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吧!”信陵君想到这里,马上命令门客们暂缓前进,自己驾车又回到大梁。
侯嬴一看到他便大笑,说:“我知道公子会回来的。”
信陵君说:“哦?”
侯嬴说:“这些年来,您一直对我照顾有加。现在您要带着食客们去赴死,我却没有任何表示,我知道您心里肯定放不下,一定会回来找我问个明白。”
信陵君赶紧下拜,问侯嬴有什么高见。
侯嬴将信陵君带到自己居住的小屋子里,关上门,问道:“您究竟是想建功立业呢,还是想去送死?如果仅仅是想送死,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是想建功立业,我就为您指一条路。”
信陵君脸一红,说:“当然是想建功立业。”
侯嬴说:“那就不要蛮干。”
当时各国对于军队调动都有严格的控制,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兵符制。兵符常为虎形,所以又称为虎符。一道兵符分为两半,国君手里一半,带兵的将领手里一半。国君如果有什么命令要传给将领,除了交付书信,还要将自己手里那一半兵符交给使者带去,作为信物查验。侯嬴的计划是,把魏安僖王那一半虎符盗出来,让信陵君带到晋鄙军中假传圣旨,将十万魏军抓在自己手里再去救援赵国。
侯嬴说:“以公子的兵法,加上十万大军,破秦不是难事。”
可是怎么把虎符盗出来呢?
侯嬴早就打听到,魏安僖王有一个极其宠幸的妃子,名叫如姬。很多年前,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凶手三年逍遥在国外,连魏安僖王也没办法。后来如姬跑到信陵君府上哭诉,信陵君派食客潜往外国,将凶手杀死,并将其人头装在盒子里献给如姬。因为这层关系,信陵君要如姬做任何事,她都不会拒绝。
信陵君采纳了侯嬴的意见。
如姬果然不负所托,将虎符盗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怀里揣着虎符,再度出发。侯嬴又说:“晋鄙是个稳重的人,就算有了虎符,他也不一定听命。请公子把朱亥带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