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阏与之战:秦军最惨痛的大败(第7/8页)

看来这一次,赵惠文王还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对流氓耍流氓到底了。

秦昭王很快做出反应,于公元前270年派胡阳越过韩国的上党地区,进攻赵国的军事重镇阏(yān)与(今山西省和顺)。

赵惠文王将廉颇召来,问他能不能率军救援阏与,廉颇的回答是“不能”,因为从邯郸到阏与,“道远险狭”,难以救援。赵惠文十分失望,转而问身边的田部大臣(税务局局长)赵奢:“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赵奢回答:“路又远,道又狭,两军相争,就像是两只老鼠在洞穴中相遇,谁的大将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

关于赵奢,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人本来只是田部的一个小吏,负责征收田赋,有一次征收平原君赵胜家里的租税,平原君的管家倚仗权势,拒不缴纳。赵奢搬出国家法令,告诉平原君的管家,不依法纳税,是要杀头的!管家一听,不怒反笑,伸长了脖子说,你砍,朝这儿砍,别手软。赵奢便将管家和他的手下九个人统统抓起来,全部砍了头。

平原君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想要杀赵奢。赵奢主动找上门去,对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贵人,如果您都不遵守法令,那法令就管不住任何人了,国家就会衰落,甚至会灭亡。到那时,您的富贵也保不住,这对您又有什么好处呢?反过来说,您作为大王的弟弟,如果能够带头奉公守法,大家都会遵守法令,赵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人们只会更尊重您,绝对不会因为您的管家抗法被杀而轻视您。”

平原君立刻接受了赵奢的意见,并且认为他很能干,将他推荐给赵惠文王。

事实证明平原君没有看错人。赵奢在田部大臣的位置上干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国家的仓库充实了。赵惠文王当政时期,赵国虽然也遭受秦国的侵略,但大体上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这和赵奢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270年,当赵惠文听到赵奢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候,不由得对眼前这位长期在经济战线上操劳的同志又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尝试着问道:“如此,派你率军救援阏与如何?”

赵奢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廉颇惊讶的眼光中带着军队开赴前线。

刚走出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下了一道命令:军中将士,如有敢对本次行动提任何建议者,斩!

这道命令下得有些奇怪,大多数人都在想:新来的将军不懂军事,怕人家提意见……部队在一种不安的情绪中开到了武安(今河北省武安)附近。

当时秦军主力围攻阏与,派了一支偏师驻扎在武安城西,用以监视和阻挡赵军的救援部队。即便是偏师,声势也极为浩大,列好阵势,齐声呐喊,连武安城里的屋瓦都随之震动。

赵奢军中有一位主管情报的官员,在打探清楚秦军的动向之后,建议赵奢迅速移师救援武安,以免秦军捷足先登,因为一旦秦军控制了武安,救援阏与便难上加难了。

赵奢二话不说,立马将这名官员斩首示众,并且下令全军就地修筑工事。

谁都知道,修筑工事意味着停步不前。自古救兵如救火,只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过去,哪有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道理?但是有情报官的人头悬在那里,谁都不敢再提意见,只能一边听着秦军的口号,一边默默地修筑工事。

赵奢这一驻就是二十八天。到了第二十九天,他依然命令士兵加固工事。看这个架势,他是要把营地修成一座城池了。这天有个秦国的奸细混进赵国军营,被人发现,押送到赵奢面前。

赵奢命人给奸细松了绑,好酒好肉招待了一番,就放走了。奸细回去后向秦将汇报情况,秦将大喜,对部下说:“赵奢是个胆小鬼,根本不敢向我军挑战,只图自保。可以断定,阏与不会再是赵国的了。”于是放松了戒备。

当天夜里,赵奢突然命令全军摸黑集合。他简短地发布了命令:除少数部队仍留在壁垒中继续迷惑秦军外,全体将士将铠甲卷好,连同三天的干粮一并背在背上,向阏与进发。

赵军悄无声息地绕过秦军大营,行动顺利,没有被发觉。天亮之后,部队开始急行军,从武安到阏与原本五天的路程,仅仅用了两天一夜就赶到了。这时候,驻守武安西的秦军仍旧蒙在鼓里,还以为对面的赵军在修工事呢!

赵军在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胡阳得到消息,又惊又怒,立即率领秦军主力部队猛扑过来。这时有一名叫许历的军士来到赵奢的营帐,要求发表意见。

大伙都替许历捏了一把汗,赵奢却接见了他。许历开门见山地说:“秦军没有想到咱们会出现在这里,现在全军来攻,气势凶猛,如果您不集中力量坚守阵地的话,恐怕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