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磕头的原罪解读

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前夕,《金融时报》刊出范比(英国学者,著有企鹅版《中国现代史1850—2008》)写给首相的公开信,题为Court China, Mr. Cameron, but don't kow-tow,意谓,首相不妨讨好中国,但不要奴颜婢膝。题中的kow-tow,是英语外来词,是汉语“磕头”的音译。一位英国历史学者用这个词提醒英国首相在对华外交方面要注意分寸,有深意焉。

中国人不会忘记鸦片战争,英国人也不会。kow-tow这个词,正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成为英文词汇。虽曰鸦片战争,这一战是否真只为了鸦片,学界仍有争议。而在1840年,美国总统小亚当斯在麻省历史学会发表演讲却说,中国人要求外国人向他们的皇帝磕头,违背了“我们只对自然法则与上帝下跪”的原则,这种建立在“侮辱与贬低”基础上的“傲慢和不堪忍受”的外交,才是引起鸦片战争的唯一原因。小亚当斯不是史学家,说得不一定对。不过,他这么说,自有其时代背景:英国使团首次访华,关键词即是kow-tow。

1792年9月,马戛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以补行祝贺清高宗弘历八旬圣诞的名义,出访中国。其时,英国即将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的“康乾盛世”则渐近落幕。对于远来的使者,高宗认为,不必在意“夷礼”的贵贱,只要他们礼数到位—最重要的礼数就是下跪磕头—务必好好款待,以示“天朝柔远之道”。使团在国境内,政府每日拨款五千两做旅费,在京,每日拨款一千五百两做津贴;再没有比这更厚道的地主了。可他老人家不知道,使团出发的时候,英国国内竟有舆论建议:中英建交后,中国皇帝应向英国每年进贡一千万英镑,作为回报,英国将派出工程人员为中国维修长城,帮助抵挡“北方蛮族”的侵略,行有余力的话,还可让英国海军征服日本,将其并入中华的版图。

老大帝国固然不谙外情,大英帝国也不明白清朝是咋回事。谁是驴,谁是虎,都犯迷糊。不过,马戛尔尼来中国转了一圈,所闻所见让他明白了,中国已经全面落后。这个国家,科学知识程度极低,精英阶层对物质进步漠不关心,军队装备落后,民众生活贫穷,官场普遍腐败(马戛尔尼不能相信使团每天能花得了皇帝批下的一千五百两津贴)。

尽管出使并未签订任何条约,还花了七万八千五百二十二镑的旅费,作为赞助商的东印度公司却认识到此行极有价值:“仅仅通过使团获取的情报,就远远可以补偿所花的费用。”说得没错,鸦片战争结束,中方赔给英国四百九十二万英镑,投资回报率惊人。

于是,让马戛尔尼像文明后进的“鞑靼人”一样,给一个凡人—哪怕他是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的kow-tow大礼,似乎不太可能。法国学者佩雷菲特说,1793年9月14日,清高宗在热河接见各国使节,其他人都对皇帝三跪九叩,唯有马戛尔尼没有拜伏,而是单膝下跪,向皇帝敬礼。“他希望以‘大海的统治者’‘世界最强大的君主’(按,谓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成为第一个以平等身份同中国商谈事务的大使。”

佩雷菲特撰《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业称名著,在中国尤为著名,既然他说没有kow-tow这回事,那么,信者甚众。然而,台湾学者黄一农历考清廷秘档及西人手稿,有了新发现,他揭示,马戛尔尼所行之礼绝非单膝下跪那么轻。

这天,高宗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帐殿接见外宾,其初,马戛尔尼随众在帐外迎接銮舆,“仿三跪九叩礼的过程”“单膝下跪三次,每次三俯首深鞠躬”;入帐,在皇帝宝座前,“双膝下跪三次,每次,三俯首向地”;及至呈递国书,“拾级登上宝座所在之平台”,才行了单膝下跪礼。帐内宝座前的“双膝下跪”“俯首向地”,最接近清代的叩首,只是前额未触地。如果“以头抢地”是kow-tow的关键,可以说,马戛尔尼当日行礼,只是伪作kow-tow。

继位的仁宗,当时以皇子身份从旁观礼,他眼明心亮,发现夷人只是俯首,没有抢地,不过“将就了此一事耳”。1816年,英国再遣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此时,英国战胜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阿美士德连疑似kow-tow都不愿施行,仁宗也隐约知道国步维艰,不拟强人所难,只要英使屈膝鞠躬,走个过场,便草草了事。孰知阿美士德已经到了圆明园,明知皇帝已经入座正在等他,却突然来了灵感,觉得中方对此行不够重视,竟要求改期觐见。仁宗不能再忍,只得下令将这队夷人驱逐出境。

再过二十余年,英国人又来了,只是,来的不再是使团,而是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