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

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初一,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四万人,湘军鲍超率四千人,在湖北黄梅县意生寺大战一场。此战胜负,关系重大。太平军胜,则湘军不能继续围攻九江,武昌亦岌岌可危,而克复南京的远景将渺不可见。

太平军筑起数座高垒以困霆营,最巨者五。鲍超将全军分作五队,自领一队,先请其他四位队长“各自指攻一垒”,己则“指当中一最大坚垒”,开始冲锋。所谓“垒”,就是碉堡,中容数十至数百人不等,或二层或三层,高自二丈至四丈不等,垒壁开设枪洞炮穴,墙头则向外抛掷火包、灰罐、石块、喷筒等物。战斗打响后,其他四队“十荡十决,骤不得手”,而“伤亡渐众,几不能支”。攻垒至于“几不能支”是个什么景况?即谓黄继光不出,则将全军尽墨也。霆军无黄继光,唯有一余大胜,自请“由贼墙炮穴梯肩而入”。要完成这套战术动作,十分艰难。大胜须闪躲炮火,扒近垒壁,然后踩着战友肩膀攀援至炮眼附近,迅捷钻滚扑入,起身即与敌兵展开肉搏,忙中偷闲,还得向外扔出绳索,供战友攀援。大胜不愧为大胜,“鼓勇先登”,一击得手。鲍超当即“率十余壮士继之”,攻入垒内,斩敌数十名。许是这些人如天兵天将一般的气势震慑了守军,“余贼不敢格斗,悉奔聚垒心,拥护贼酋”。登垒人员越来越多,鲍超却让他们不着急围攻垒心,而将数十杆军旗—霆军旗帜无字,上面只绣三个黑圆,太平军称为“鲍膏旗”(赵增禹《书鲍忠壮公轶事》)—沿着垒边“环而树之”。其时,“垒心贼尚数百人,皆瞠视不敢也”。树旗毕,霆军这才掉转头来逼近垒心,守军魂飞丧胆,始四散而逃。其他四队苦战欲竭之际,陡然望见大垒之上黑旗飘动,便知主将业已克敌,“一时愧愤所激”,信心大增,“各殊死战”,亦将各队负责之垒先后攻破。五座大垒被破,太平军防线大乱,于是,小奔引发大奔,一溃激成全溃。玉成在黄腊山上指挥所里,亲见四万围军被不足四千之敌军冲溃,不禁黯然神伤,“只身逃去”。

仗打完了,留下一件公案。因为当日与霆营同驻一处的多隆阿,亦为名将,何以在这场大战中不见踪影?

上述战况,取材于陈昌《霆军纪略》。此书纪事止于光绪七年(1881年),刊于光绪八年(1882年),时鲍超犹健在。书中记事,系陈昌在夔州鲍府当面采访得来。其书谓战前多隆阿怯于敌势,不拟强攻,鲍超则自愿留守作战,并请多隆阿率马队围观,多隆阿闻言“壮之,因从其计”。若然,多隆阿的表现,确属不堪。

如有可能,应该听听多隆阿自己的意见,他的部下雷正绾,编有《多忠勇公勤劳录》[光绪元年(1875年)],雷氏且曾参与此役。孰料展卷大惊:意生寺之战发生在七月一日,而雷书记日竟无“七月初一日”字样。只说:“将军(都兴阿)恐,下令欲退军。乃乞援于围攻九江之湘军及长江水师,一战歼焉,所有战垒百余座悉数削平,仍将黄梅克复,楚省二次肃清。”此谓全军龟守待援,解围之功全归于九江围师,竟无一字提到意生寺之战。

胡林翼是多、鲍二人的领导,看看他的报告:

“都兴阿于七月初一日四更,派翼长多隆阿督马队、副将鲍超率步队,分五路进攻黄腊山等处贼巢。贼见我军遽至,亦分股漫山遍野齐出抗拒,鏖战数时之久。多隆阿侦知贼以怯懦老幼之贼守垒,而伏捍贼于村落以截我军,遂商令鲍超分兵绕攻贼垒之后,多隆阿派马队直冲村落。伏贼尽起,势甚凶悍,兵勇正在血战,经多隆阿跃马舞刀,挥队继进,兵勇枪箭齐施,殪其悍贼数十名,贼始败窜。维时鲍超即率勇追杀,分攻贼垒,施放喷筒、火箭延烧贼营,四面火起,群贼狂奔。我军会合痛剿,贼尸遍野。”

首先,他不似雷正绾,对此次大战视若无睹,而是说七月初一这天,“鏖战数时之久”。其次,他不似陈昌,说多隆阿袖手旁观,而是说多隆阿“跃马舞刀”参加了战斗。再次,“分攻贼垒”之责由霆军担任,多隆阿无与焉;此则与陈昌所述相同,唯无鲍超对多隆阿说“前敌交锋事,公可不问也”的嘱咐,而加上了多隆阿“侦知”敌情后“商令”鲍超攻垒的情节。

若不读陈、雷二书,但泛览此折,读者很难找出可疑之处。除非,留意到折末这段“春秋笔法”:“查黄梅马、步各军,大获全胜,前后斩馘以万计,为楚军罕见之奇捷,虽系都兴阿、李续宾调度得宜,亦由该将领奋勇图功。据都兴阿查明谋勇兼全、首先登垒、战功懋著各员弁,声请随折先行保奖前来:其鲍超一员,连日血战,率同亲兵累尸登垒,身腿受伤仍不少却,尤为忠勇罕匹。”(胡林翼《黄梅马步各军会剿黄腊山等处并黄州移营剿贼大获胜仗疏》,咸丰七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