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第3/10页)

变起上游:王琳与北齐联军

陈霸先与齐军两度决胜建康城外,奠定了其在江南的统治基础,最终代梁建陈。但陈朝面临着江北两个巨大威胁:东方的北齐和西方的北周(557年,宇文氏代西魏建北周)。和三国时东吴的江防局面类似,陈军在对抗北来威胁时,也是依托长江,力保汉江和巢湖入长江之水口。周、齐与陈的数次水上大战,都发生在这两个入江口附近。当然,随着时代变迁,汉水、巢湖的入江口已因淤积发生小范围摆动,所以陈朝时,汉水入江的主航道已不止有夏口,还增加了沌口;巢湖入江主航道也从濡须口改为栅口(栅江口)。

北齐一直在巩固合肥城,将其建成对长江流域的前进基地,由合州刺史封子绘为营造舰船大使,大量造船,准备下一轮渡江之战。陈霸先军则主动出击,梁太平二年(557年)二月,他派领军将军徐度乘轻舟从栅口、东关驶入巢湖,又溯施水至合肥,破坏齐军造船基地,“烧齐船舶三千艘”[14]。但据《北齐书》的记载,则是陈军乘夜进抵合肥城下时,遭到封子绘齐军的迎头攻击,被迫撤退。[15]双方史籍都会对己方的战果进行夸大,所以综合两说,此战陈水军应破坏了一些齐军舰船,但数量不太多。另外,陈军宣称烧毁齐船数量较大,应多是小型舟船。这说明从合肥到巢湖以至栅口的航道水位都比较浅,难以通行吃水深的大型舰船。

同在这一时期,占据湘江流域,忠于旧梁的王琳势力开始对建康形成威胁。他遣使与北周通好,又向周扶植的江陵后梁朝廷称臣,同时向江夏、武昌方向扩张。陈霸先此时已决意代梁自立,所以必须着手解决上游威胁。陈永定元年(557年)下半年,他一面称帝建陈,一面派主力水师溯江而上,攻占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进而围攻汉水入江处的郢城(三国东吴的夏口城);王琳舰队自湘江来援,双方在沌口江面会战,陈军大败,侯安都、周文育等主帅都被俘虏。王琳乘胜向下游推进,次年(558年)正月进抵湓城,占据江州。江北下游地区已是北齐境,王琳于是转而向北齐求援。齐朝再度萌生渡江灭陈之志,送梁宗室萧庄至王琳军中称帝,并又在合肥大造舟舰。

陈霸先集结重兵于建康,准备与王琳决战。双方在湓城与建康之间对峙近一年,最后达成妥协,王琳暂时撤回上游的郢、湘州。陈军乘此机会攻击合肥齐军。陈永定三年(559年)二月,陈司空侯瑱率水军再度入巢湖至合肥,焚毁齐军舟舰。[16]为了防范王琳再度下江,陈霸先匆忙在南皖口营建军事基地。[17]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南皖口为皖水入江之口,约今安徽省安庆市附近,在栅口上游三百里。[18]此举除了防范王琳进攻建康,显然还有隔绝其与合肥齐军水上交通的考虑。两个月之后,陈霸先之侄陈蒨也受命参与营建南皖口城栅。陈霸先旋即病死,无子继统,陈蒨依托江防军队进入建康为帝。[19]

王琳获悉陈霸先死讯,迅速再度下江,于次年(560年)二月进抵栅江口。陈朝在数月之前设防的南皖口显然未能阻滞王琳东下。此时,“东关春水稍长,舟舰得通”,合肥齐军舰队也从巢湖出栅口,驶入长江与王琳汇合,“琳引合肥漅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其势甚盛”[20]。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提及东关水口只有春水生时才可通航,联系以往557、559年,陈军轻舟水师从东关入巢湖、烧齐军舰船的时间也都是在二月,则可知东关水口基本从二月才可通航,齐军每年趁冬季在合肥修造船舶,也有乘枯水期陈军不便来袭的因素。

此次入江的齐水军共万余人,由刘伯球统帅,与王琳舰队汇合后继续顺流而下。同时,齐将慕容子会率“铁骑二千”及步兵沿长江西北岸陆地而行,水陆直指建康方向。[21]显然齐军吸取了556年从江南陆路进攻建康的教训,希望在进逼建康的过程中一直掌握长江“制水权”,避免孤军被隔绝于江南的处境。陈水军则集结于芜湖江面展开阻击。双方舰队会战整日,陈军凭借对风向的运用,取得顺风顺流优势,用大舰拍杆、小舰撞击和抛掷熔铁的战术,击毁王琳军和齐军大量舰船。岸上齐军也受到陈军的登陆攻击,齐军“其步兵在西岸者,自相蹂践,马骑并淖于芦荻中,弃马脱走以免者十二三”[22]。齐将刘伯球、慕容子会都被陈军俘获,王琳和萧庄逃奔北齐。此次战争之后,北齐暂时放弃了渡江灭陈的目标,陈军则向长江上游迅速推进,占领王琳故地,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北周发生战争。

北周渡江:巴陵和湘州的战事

当王琳、齐军与陈军激战于长江时,北周及其控制的后梁政权也借机向江南扩张。周、梁联军从江陵南渡长江,占领了王琳后方湘州、巴州之地(今湖南中北部),并围攻郢城。原属王琳,又倒向陈朝的郢州刺史孙玚据城固守,周军始终不能攻克。陈天嘉元年(560年)三月,已击败王琳的陈军溯江而来,周军只得撤往上游。同时,原驻扎在江北鲁山城的齐军也向后方撤退,陈军由此控制了汉水入长江之口,并继续向长江上游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