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希腊化文明的传播 (公元前500~公元200年)(第6/6页)

但是,在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的基督教经历不同于其他伟大宗教。从一开始,学识渊博和令人尊敬的犹太人就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观念。只有少数犹太人承认新的福音。但是圣保罗和其他人在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希腊化城市里找到了自愿的听众。那些长期向往救世主但不承认犹太教仪式规则的人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完全可信的。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决定,这些皈依者无须服从犹太教的律法。对一个基督教团体的成员来说,信仰基督(一个希腊词语,意思是“涂油膏的人”,等同于希伯来语中的“弥赛亚”)、改变生活的方式就足够了。因此,当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督教徒在公元66~70年犹太人叛乱中逃离时,东地中海希腊语城市中的基督教团体就完全成了他们与犹太教联系的中介。没有任何伟大的宗教在早期经历如此重大的环境变化,因为希腊人的思想和宗教遗产根本不同于犹太人,但是异教徒皈依者必然带来许多以前的习惯和思想。

特别是,神性与人性归结于一个人是希腊人完全熟悉的观念。耶稣基督既是一个人,又是上帝之子因而也具有神性的观念,对具有希腊思想和讲希腊语的皈依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基督的神性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同样,希腊人的逻辑推理习惯要求“上帝”与“圣父”、“上帝”与“圣子”、“上帝”与“圣灵”之间的关系必须更明确地予以界定,因为圣灵一直下凡并鼓舞基督教徒集会,正如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圣灵曾经到耶路撒冷向使徒们显灵一样。三位一体的精微教义就是由此衍生出来。但是在抽象的教条变得非常重要之前,基督教徒觉得需要一部耶稣人间生平的可靠记录。四部《福音书》因此于公元70~100年间编撰而成,每部记载了耶稣的不同言论和事迹。此后不久,圣保罗的书信和其他几种先知书也被收集起来,编辑而成《新约》。每周阅读这些神圣典籍和犹太教的《圣经》,并在一起吟唱圣歌,举行宗教仪式上的聚餐,以纪念耶稣与他的门徒的最后晚餐,这些都维持了不断扩大的基督教团体的信仰。

这些团体成员之间自愿互助,特别是在生病或其他异常困难时期,是早期基督教会另一个强大的支撑。尽管罗马统治者的怀疑必然把它看成半秘密社会,因为它宣传世界末日的早日到来和罗马统治的崩溃,但是基督教会仍然吸引了穷人和一无所有者。

基督教的成功和希腊异教精神基本消失,是希腊文化最终丧失扩张能力的一个标志。但是,到那时为止,亚洲和欧洲各民族已经转化、借鉴并把希腊文明的某些方面改造为自己所用。这个过程的回音延伸到印度甚至远至中国。我们将在下一章探讨这个问题,考察希腊文化胜利时期这些文明的发展,并从整体上概括这些文明社会的成就对蛮族世界的影响。

[1]希腊化是一个混乱的术语。我们的词汇“希腊”来自罗马的用法,古代希腊人遇到罗马人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汇。当古代希腊人想称呼全体希腊人时,他们使用“希腊人”这个词。所以,“希腊的”意指或归属于古代希腊人,“希腊主义”常常被用作他们的文明的简称。但是,“希腊化”意味着在某些方面变成古代希腊的,“希腊化的”意味着相似的,但不是真正地等同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