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以攻为守(第4/4页)

[画外音]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政治账是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直对他的政治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唯一的猛降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设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呢?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诸葛亮临终之前,为什么要跟杨仪他们说这个魏延恐怕是不会听命令的,他要是不听命令你们走你们的,别管他,为什么?现在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就因为魏延是个坚定不移的抗曹分子,不但不是反贼,而且是坚决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了解魏延这个人,这个人自命不凡,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老觉得不得志仗设打过瘾,但是诸葛亮威望太高,他设办法。现在诸葛亮去世了,什么杨仪啊,什么姜维啊,什么费杯啊,你还镇得住魏延,魏延听你的,他才不会听呢,只好让他去,设有办法,留不住,挡不住嘛,所以诸葛亮的遗命说的很清楚,“着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你们走你们的,不管他,设有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你就杀了他。因为诸葛亮心里很清楚,魏延绝不是反贼,只是设办法而己,因为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清是赶陕把大军撤回成都,把蜀汉政权保卫起来,只有保住了蜀汉,将来的什么兴傅汉室、还于旧都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你如果连蜀汉都保不住了,你一点希望都设有了。为了顾全大局,这个时候也只好说随魏延去吧,这就是诸葛亮一片良苦用心。我认为,他临终时候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但是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蜀汉还是亡了,而且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国是最早灭亡的。那么蜀汉为什么又会最早灭亡呢?请看下集: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