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东宫暗卫(第6/7页)

“程景寒,当初是你告诉我,生命易逝,只能在活着的时候倍加珍惜。我那么喜欢你,你为何就不知道珍惜?

“不过现在已经晚了,父皇对你心怀愧意,不让我记恨你。我可以放过你,可是程景寒,你必须离开晋阳,永远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她每说一句,程景寒的神色便慌乱一分。到最后,他握住她的肩膀,神色紧张地道:“轻语,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

可她却笑了笑,挥开他的手,只说了一个字:“滚。”

程景寒离开了晋阳,顾轻语刚登基,边境胡人叛乱,他便连夜去了边关。

顾轻语喜欢他的时候,他没有珍惜,现在他不能陪在她身边,唯有在战场杀敌,让她在皇城里一世平安。

当年晋阳之乱中,他瞧见自己母亲的尸体,那样漂亮的女子,最终落得尸骨无存。仇恨便是在那时生根发芽的。虽然他知晓,景帝因为愧疚一直暗暗保护他,让人将他养大,使他成为一个让人艳羡的公子,助他恢复程家昔日的荣光,但他心中的恨始终放不下。

当他千里迢迢去漠北寻她时,当他看着奄奄一息的她笑着让他活下去时,他的心突然变得柔软,仇恨在一瞬间坍塌。

清月的心思他知晓,她也乐意替他报仇。所以当他说要放弃时,她不能接受,哭着抱住了他。

清月问他为什么,他说,在黑暗中生活久了,心思狠毒久了,遇到一个干净的姑娘,总不愿让她沾染丝毫尘埃。

他见不得自己想要保护的姑娘手染鲜血,既然她不愿意离开,他便陪在她身边。佞臣又怎样,谩骂又怎样,他不在乎。以后她成了君王,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那些杀戮和血腥,都让他来做,她只要还做当初那个在树下听他念书的小姑娘就好了。

他怨恨景帝让她成了储君,怨恨景帝让他离开,所以他便说了一些恶毒的话。他不知道她在听,他想解释,她却不再相信。

他想,再等等吧,等他平定边关,他再回去告诉她,当初他说的那些话都是骗人的,他不讨厌顾家人,他喜欢上了一个叫顾轻语的姑娘,他在她身边的每一秒都是开心的。

这场仗一打就是两年,直到最后玉门关一役,为了逼胡人投降,他与敌寇将领同归于尽。

死去的前一刻,他摩挲着她丢还给他的香囊,突然有些难过。

他躺在血泊里,看着越来越远的天空,喃喃道:“顾轻语,没能再看你一眼,真可惜。”

【尾声】

世人皆传,女帝与凤君感情深厚,夫妻恩爱。

可只有我知道,他们不过是再陌生不过的人。掺杂了利益的感情,总不会太深。

我自小便照顾景帝,景帝即位以后,我去了未央宫照顾长公主。

长公主的生母世人知道甚少,她甚至未葬入皇陵。人们皆以为她不得宠,可只有我知道,景帝是爱极了她,才不愿她再踏入皇宫这污秽之地。

长公主性情清冷,对旁人皆冷冷淡淡。为此,景帝很是头疼,他时常问长公主想要什么,他说不管任何东西,他都会给她,可每次长公主都是摇摇头。

到了十七岁那年,长公主终于有了想要的东西。景帝听到后很开心,但当长公主说出程景寒的名字时,景帝第一次对长公主发了脾气。

长公主在殿外跪了半晌,景帝颓然地坐在御案后,末了,低叹一声:“当真是报应。她喜欢的任何东西我都可以给她,可她想要的偏偏是程景寒。”

景帝知晓程景寒心思缜密,知晓他进宫的目的,甚至知晓长公主香囊中的断肠草。但看出对长公主没有伤害后,他便随他去了。

深宫孤寂,每夜都会梦到喜欢的姑娘问他为何如此薄情,景帝心有郁结,每一日都是煎熬。他活着平定天下,完成了容姑娘最后的愿望,到后来,又一步一步安排,培养死士,为的就是在他死后,长公主能平安富贵一生。

他安排得差不多了,便默许了断肠草的存在。他对程景寒有愧,便给了他安稳的前半生,只要程景寒能一直安分下去,他会让他现世安稳,子孙后代福泽不断。

可程景寒最终还是利用了长公主,入宫当了伴读。

景帝不忍长公主久跪,便同意了公主的请求。他想着,他现在活着,能看着程景寒的一举一动,等他死了,便也带着程景寒一起离开。

所以那一日,他觉得自己行将就木,便让人将程景寒带到他面前,故意激怒程景寒,让长公主死心。

他计划得那么好,长公主难过得要哭,但还是看了出来。

她跪在景帝的床榻前,求他留程景寒一命。

景帝这一次仍旧没有拗过长公主,他对她道:“让程景寒离开晋阳,永远不能回来。虽然孤要死了,但他程景寒敢踏入晋阳一步,便有人取他的性命。思筝,你不要埋怨父皇,在不能确定他不会伤害你之前,孤是不会让他留在你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