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卷 终物语(上) 第二话 育·谜题 006(第3/4页)

「那么,就把我听来的答案告诉你吧。」

我决定详细讲解一下——欲速则不达。

看来归根结底这才是最快的捷径。

近路并不必然是捷径——吗。

「首先来考虑一下『A』是正确答案的情况吧。这是当你改变选择就肯定会选错的情况。游戏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打开『B』门还是『C』门都没有关系,不管怎样,只要玩家改变选择就肯定会选错。所以只要不改就会猜中——因此,如果『A』是正确答案的话,不改会更加有利。没错吧?」

「是的。这个我能理解。」

「那么接下来考虑『B』是正确答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里,既然玩家选择了一共有两个错误答案之一的『A』,那么主持人就不得不打开『C』的门。也就是说玩家第二次选择只可能是『A』或者『B』。改变选择的话就『选对』,不改变的话就『选错』——那么,在正确答案是『B』的情况里,改变选择会更加有利。」

「原来如此。嗯,这个我也能理解。」

「最后是『C』是正确答案的情况——这个和『B』是正确答案的情况过程是一样的。既然玩家选了『A』、正确答案是『C』,那么主持人就只能打开『B』。这样一来第二次选择就是『A』或者『C』的二选一,不改变就选错,改变就选对,所以改变回更加有利。」

「是——这样吗。」

「预估『A』、『B』、『C』这些选项各自是正确答案的三种情况,其中改变选项更有利的情况有两种,改变之后会吃亏的情况有一种。那就是说不改变才选对的概率是三分之一,改变会更有利的概率是三分之二。」

当然,无论玩家第一次选了「B」、又或者是选了「C」,后面的计算还是一样的——所以,在蒙提霍尔问题里玩家最适当的行动,就是「改变选项」。

这个证明,让当时还是初中一年生的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但是,小扇的反应,虽说不算冷淡——

「是吗,哦,我理解了。」

也就是这样了。

……没能震撼高中生的心灵吗——不过,这类数学问题最能打动心灵的,可能就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左右的学生了。这样一想,我还真是在一个好时期,遇到了这个问题。

不,与其说遇到……

倒不如说是被介绍吧——是别人告诉我的。

也就是把那三封信放进我鞋箱里的人物。

「顺便问一下,阿良良木学长。那个电视节目,是明知这个道理还举办那种游戏的吗?那节目是为了让观众观赏玩家被人类的直觉阻挠、无法选出最佳答案的样子吗?」

「不,听说不是这样的——直到被杂志指出之前,节目制作成员也好观众也好,似乎都不认为改变选项在概率上会有两倍的有利情况。要说不可思议的话那也确实很不可思议。」

实际上真的很不可思议。

总是让人对「那为什么他们会想出一个步骤如此奇怪的游戏来」这件事产生疑问——如果他们觉得概率上没有变化的话,那举办一个正常的、从三扇门中选出一扇的游戏,和这个游戏不是一样吗。即使想制造出倒数式的演出效果,也实在太没有意义了。

正因为这问题以蒙提霍尔问题的名义,提示了一个感觉上存在不协调感地答案,它才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话题——但问题比这个存在违和感的答案更早存在的现象,怎么说呢,就像认为怪异比奇怪现象更早存在一样,引起了一种恶心的本末倒置的现象。

就像在说孩子比父母更早存在的一样,这种违和感反而更强——出题者,究竟是怎样构思出这个游戏的呢?

「呵呵。是这样吗——哎,的确是有点暗示式呢。」

「唔?什么又怎么暗示式了?」

「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自言自语——暂时是这样。一旦说起那个话题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请不要在意。归纳来说的话,以这个信封的话题来说,那就是把选项从最先打开的信封『a』,改成『c』才是正确的对吧。」

不过,我本来早就把『a』的信封打开了耶——小扇最后也不忘强调一下这个问题设置得过于肤浅的事实。唔,这一点就只有请她多多包涵了。那三封信,并不是电视节目的企划——寄信人并没有这个意思。

因为把那些信封放进我鞋箱里的寄信人,和当时的我一样,也只是个初中一年生。

「那么让我们打开『c』的信封来看一看——就继续按对方的想法来做做看吧。哎呀哎呀,这是地图吗?在地图上,好像添了什么记号啊?」

小扇以非常说明式的口吻说道。一旦知道这就是正确答案,她打开「c」的信封时就完全没有时间间隔——虽然觉得有点不妥,但这种行动力还是应该学习一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