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4/6页)

而怎样让汪锦保知道这么一伙实力派的存在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一不小心,汪锦保就会怀疑,他可比狐狸还精。老韩常对徒弟们说,真正高明的老千永远不会为找不到地方下手而犯愁,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

这件事上,贾教授再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侄子在六年前找到他,请他帮忙某个差事。这个侄子说话做事都挺麻利,人也机灵,在贾教授暗中帮忙下,他终于获得了汪锦保的信任。贾教授曾交代过,无论如何也不能透露这层关系,所以这次他侄子才帮上了大忙。

在武当山上帮汪锦保带路的本地佬也是老韩的熟人,当然,他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也全都是在陆钟的安排之下。

想引诱一个酒鬼,不一定要让他看到酒瓶,有时候只要一丝酒香就够了。

想让汪锦保上钩,当然也不一定非要让他一进来就看到东西,需要的只是一步步地引导,从神秘的地宫到真正的钧窑瓷片,再到成品的汝窑小盏,他能拿到手并送去做科学鉴定的全是真货。按照惯性思维,在只有两个人的迷你拍卖会上出现的汝窑小盏也应该是真货,当他发现连价值千万的汝窑小盏也不是贾教授真正的目的后,他真正动心了。

这时候,汪锦保才正式走进这个骗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那个从国外购回的真空保管箱也是做过手脚的。早在认准汪锦保作为对象时,陆钟就开始了对他的关注,贾教授的侄子传来消息,说他可能会出国半个月时,他就计划好了出售一个有问题的保管箱。

国人大多有种心理,在国外买的东西总是比国内的好,价格虽然高,但质量过得硬。陆钟就是利用这个心理,雇佣了的几名外国临时演员充当推销员,找到汪锦保的酒店推销给他这个保管箱。保管箱并非真空,而是会在使用过程中缓慢释放出一种催化气体,加速氧化过程,所以《黄庭经》放进去后不到三天就出现了变色。东西毁了,谁也不会相信汪锦保手上的真是《黄庭经》。

马慎弥的出现其实不在A计划内。汪锦保请“张亚睿”去吃谭家菜的那天,陆钟看出他起了异心,十有八九会黑吃黑,所以干脆将计就计,上演了B计划。

D

“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六哥,你怎么能在汪爷的密室里拍下那么多照片,还能打开他的保险箱拍摄秘密账本,难道那些监视的人都不闻不问?”曾洁在听完老韩讲述整个过程后,提出了疑问。

“多亏师父,请来了一位拍花高手。”陆钟说的正是花不毁。

“原来是拍花,我还以为那只是传说,真是太可怕了。”曾洁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虽然她拳脚厉害,但她知道江湖上最厉害的人从来都不只是仗着拳脚。

“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觉得被人拍了,头晕或者神志不清,赶紧用冷水洗脸,或者拿瓶凉水浇一下头就马上会清醒。”陆钟轻声告诉曾洁。

“既然你们有拍花高手,为什么不直接把汪锦保给拍了,让他直接给钱然后自首呢?”曾洁不解地问道。

“我们虽然是老千,但绝对不搞潜规则。”陆钟轻轻晃着手中的酒杯,笑道。

“凯子哥,你猜他们在聊什么呢,怪开心的。”司徒颖有点阴阳怪气,其实是看到曾洁和陆钟距离太近,敏感了。

“都说过别这么叫我了。”单子凯无奈地抗议。

“我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凯子哥凯子哥凯子哥。”司徒颖故意引起陆钟的注意。

“大家先听我说。”时间不早了,老韩端着杯子站了起来,“庆祝归庆祝,但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下,汪锦保已经被警方控制,他会说些什么,警方是否会顺藤摸瓜找到咱们都很难说,所以,咱们得先去避避风头。”

老韩这么一说,大家都安静下来。

“干咱们这行唯一的原则,不用我提醒大家也早就铭记在心了,安全,安全,只有安全。有命挣还得有命花,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尽快离开这里,也不打扰贾教授清修了。”老韩放下酒杯开始道别,是时候去西安了,为了帮贾教授这个忙,他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

 “韩老大,现在时间不早了,明天下山也不迟,在这山顶上过一夜,明早还能看到金顶的日出。”贾教授出言挽留,现在窗外已经挤满落日余晖了。

“不了,我们还是走吧,东西也不多,司徒,陆钟,你们去收拾一下。”老韩已经拿定了主意。

师父身体不舒服,还是预感到了什么事情要发生吗?陆钟不由得猜测着。

“既然你执意要走,我也就不留了,大恩不言谢,是你让我可以坦然地告别尘世,我就给你鞠个躬吧。”贾教授恭恭敬敬地鞠了个标准的九十度的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