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创业者说(第8/23页)

“我们手里积压的蜡染布太多了,因此我们需要短缺,只有短缺才是我们的机会。”说这番话的时候,陈昭河两只眼睛冒着碜人的绿光,透露出他背水一战不惜一切代价务求成功的绝决:“既然没有短缺,那我们只有人为的制造短缺。陆主任,你待我不薄,如果这半年内二毛厂仍然是债务缠身的话,那你养我陈昭河还不如养条狗!”

陈昭河此人非常的洞察人情世故,换句话说就是他知道怎样拍马屁才贴切到位,让他口口声声要报陆红志赏识之恩,硬是把陆红志拖下了水,花费了好一番力气说服市委以低调处理这件事情,暂时不追究陈昭河的政治责任,试玉要烧七日满,辨才须等十年期,难道几个月的功夫还等不得吗?可恶的陈昭河,他把整个市委常委都给拖住了。

蜡染布都烧光了,这是平州继水泥厂的水泥全部售出之后发生的第二件大事,百姓口头相传一句谚语:“平州有个陈昭河,会卖水泥会放火,家里有只破铁锅,卖掉铁锅娶老婆。”这段顺口溜是市文化局的一个干事编出来的,前两句是骂他胡闹,后两句则是讥笑他四十多岁了还形只影单,娶不起老婆。文化局的干事之所有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是因为市文化局下属的一个芭蕾舞团接到了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所有漂亮的女孩子都要穿身蜡染时装,每天逛街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蜡染时装由二毛厂免费提供,并根据女孩子们的身材量身定制。其实那些青春少女穿什么都漂亮,穿上蜡染时装顿时令整个平州为之一亮。接着,芭蕾舞团的姑娘们又接到任务,轮流乘坐市委提供的大巴士去省会城市逛逛街,把这道美丽的蜡染风景在全省铺开。

时尚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条道理再一次经陈昭河的精心谋划而验证。平州的姑娘被这制工精美的蜡染时装所吸引,顿时趋之若鹜,奈何陈昭河计高一筹,早已垄断了全省的蜡染生意,只有二毛厂的一个小小临街铺面出售蜡染时装,价钱高得吓人——价钱没办法不高,因为那五列火车皮的蜡染布全都烧掉了,物以稀为贵嘛——但价钱越高,抢购的人就越多,每天都有好多人拿着省府的条子找上门来要求订货。已经死掉的平州二毛厂经陈昭河这么一折腾,居然奇迹般的复苏了。到了这一步陆红志如释重负,急忙将躲在柳州的武厂长请回来,这个老武同志虽然一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下半身,让美貌女推销员抓住了把柄犯了点小小的过失,但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再者说老武同志政治上成熟可靠,绝不是楞头楞脑的陈昭河所能比较,就请满腹委屈的武厂长坐镇继续搞好第二毛纺厂。老武同志回来倒是愿意回来,但他有一个条件——撵走陈昭河那个二楞子,二毛厂再怎么说也是国家正式企业,怎么能让陈昭河这种人在里边胡闹?武厂长的要求合情合理,陆红志想也没想就立即答应了下来。

市委常委开了几次的会,吵了好多次,最后勉强通过决定,暂不追究陈昭河所犯下的政治错误,其实决议的真正出发点是追究,但如何追究却让大家犯了愁,陈昭河这个家伙要官没官要职没职,要真正的追究就只能追究陆红志的错误。但陆红志那个位子多么难坐啊,他为了二毛厂的职工饭碗呕尽了心血,培养一个干部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正好这段时间市里又组织参观团去深圳看了看,市领导同志惊讶的发现整个深圳居然都是象陈昭河这样胡闹,再认真学习白猫黑猫老鼠论,大家的思想顿时解放了,除了要求陆红志不可再任用陈昭河之外,对于二毛厂的解困还要为陆红志表功。

想不到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居然会这么容易的解决,陆红志心花怒放,看来陈昭河这个家伙确实有点东西,但既然不可大用,与他交朋友让他替自己解解难题,还是有必要的。陆红志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非常佩服起老姐陆红郁的看人眼光,已经感受到了陈昭河的才干气魄的力量。

陆红志在家里摆了一桌酒,专请陈昭河赴宴,姐姐陆红郁做陪,表明他默许了姐姐与陈昭河的关系,而事实上,自从那一次陆红郁羞忿离去之后,她和陈昭河再也没见过面,却因为陆红志对陈昭河的赏识,两人再次坐到了一起。这一次他们两人四目相对,躲躲闪闪的目光中有着太多要说的话。关于她和陈昭河之间的不清不白的关系也平州也越传越广,她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苦恼。一定要想个法子中止流言的传播,这件事就由陆红志来承担了。

陆红志给陈昭河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是刚刚分配到计委工作的一个女大学生,名叫胡雁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