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剑典(第6/10页)

“谢哥哥,这次我不打算站在你这边。剑山在最后一刻发动,让神皇大军损失惨重,甚至导致神皇帝国一蹶不振,这已经得到证实。而你那套说法只是假设,像你说的那样可能会成功,但可能也会失败。”青岚一向有自己的主见。

青岚的想法也是另外一些人的想法,至少有一半的人如此认为。

“别多想了,我们先顾眼前吧。”姜涵韵站出来结束这场争论。

众人闻言,都各自去工作。

慕容雪却没走开,她来到姜涵韵的身边,轻声问道:“你觉得他说的那些有可能成功吗?”

姜涵韵看了看左右,将慕容雪拉到一旁,先隔绝四周,这才说道:“你别忘了,剑宗仍旧有不少幸存者,对于当年的事,他们最有资格加以评论。”

慕容雪一开始不懂姜涵韵话中的意思,想了想,才猛然醒悟过来。

“你的意思是,那并不是他的想法,而是幸存下来的人痛定思痛所得出的结论?”

姜涵韵点了点头:“他建造的剑山、他手中的剑匣,他修练的剑法毫无疑问都是当年剑宗的传承,可天剑舟不是。”

“我明白了,天剑舟是后来发明,是为了配合他所说的那套战法。”慕容雪终于明白了,突然她附到姜涵韵的耳边,轻声赞道:“你真聪明。”

“你太小看其他人了。”姜涵韵不为所动:“洛文清和柴值肯定看出来,郑阳河或许也猜到一些。”

“但是他为什么不解释?”慕容雪突然发现一个疑点。

“你总算知道动脑了,可惜你现在才明白。”姜涵韵敲了敲慕容雪的头,道:“他替这个组织取名剑阁,恐怕已经预料到会有分歧。”

“这岂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这样一个松散组织如何应对大劫?”慕容雪忧心忡忡地问道。

“小傻瓜,他既然可以组建松散的剑阁,自然也能组建另外一个严密的组织。你难道还没发现吗?他一直在挑选追随者。”姜涵韵朝王晨那边扫了一眼。

慕容雪对谢小玉非常了解,自然知道跟着谢小玉的人几经筛选,最后剩下的这三十几个人全都是他的死党。

“才这么点人有什么用?”慕容雪不以为然地说道。

“够了。这支队伍就是临时拼凑起来,一开始郑阳河、林纡还不怎么相信他,现在你看大家都以他为首。下次如果再有机会合作,肯定仍旧会以他为主,更何况他以前还有一帮手下,那帮人临阵退缩弃他而去,现在肯定都后悔了,他只要稍微有点表示,会有很多人扑上来抱他的大腿。”

“我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次他前往苗疆肯定会煽动苗疆各族作乱。朝廷势大,而苗疆各族势弱,正好让他印证那套战法,他还可以趁机壮大势力——苗人朴实,一旦真心跟着他,绝对会矢志追随。”

一叠写满字的纸放在谢小玉的面前。

“我这边的东西已经完成了。”青岚伸了一个懒腰,她实在累坏了。

谢小玉随手翻了翻,就将那叠纸递给姜涵韵。他没空仔细审查,这件事只能交给姜涵韵做。

“还有三章。”姜涵韵看着洛文清、林纾和法磬一眼,这三个家伙拖了后腿。

“你们先走吧,剩下交给我。”谢小玉说道。他已经看过,剩下的工作量并不大。

此刻,天门山那边的战斗早已结束,他们这群人始终没出现,璇玑、九曜、翠羽这些门派恐怕急坏了。

“我们夫妻俩就不去凑热闹了。”苏明成说道。

“加我一个,你们夫妻俩不会觉得碍眼吧?”麻子变回原来的身分,开始开玩笑了。

“我跟你们一起。”赵博急道。

“老王、老吴,你们跟着老苏前往南方。其他人暂时先回璇玑派帮我做一件事——这部《剑典》只是初成,离最后完成还早。回去后,你们请璇玑派的前辈们多加指点,尽可能让这部《剑典》完善,顺便传授给李光宗他们。”

谢小玉需要全盘考虑,如果允许赵博他们同行,对于璇玑派来说太没面子。

赵博心里并不愿意,但是谢小玉的话他不敢不听,然后他转念一想,也想通了,这部《剑典》非常重要,很可能是度过这场大劫的关键,自然越完善越好。

商议已定,众人就离开画轴。

洛文清、姜涵韵、林纡、郑阳河先走;柴值带着法磬等人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他们会安置好法磬再赶回天门山;苏明成夫妻俩、麻子、王晨和吴荣华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

“谢哥哥,保重。”青岚收起画轴,有些恋恋不舍地说道。她年纪小,对谢小玉并没有男女之情,只觉得和谢小玉在一起很愉快。

“你也小心一点。成名不易,但成了名后更加不易。”谢小玉给了青岚善意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