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朕是孤家寡人!(第2/4页)

但心中未必没有喜。

为君、为帝王,的确恶这种行径,然作为父,谁又不希望自己阖家团结?兄弟姐妹齐心?

即便日常是有所磕磕绊绊,但在大事面前,皇室内部始终能团结一致,这又何尝不是大秦能长期坚毅不倒的原因?

嬴贲拱手道:“陛下,殿下已在殿外站了数个时辰了,殿外天气正高,殿下又一直遭曝晒,臣担心殿下的身体恐会吃不住,不若让殿下及其余公子退下,亦或者召见入殿?”

嬴贲试探性的询问着。

嬴政冷冷扫了嬴贲一眼,冷哼一声道:“他们既然想跪,想晒,那就容他们晒。”

“等他们受不了了,自然就回去了。”

嬴贲张张嘴,也不敢再劝。

嬴政让嬴贲去给自己准备吃食。

他则继续伏案处理奏疏。

这么高强度处理奏疏,以始皇现在的身体,也实在是吃不消。

见嬴贲离开,嬴政身子直接趴在了案上,开始了闭目养息,嬴政有些累了,他的思绪,渐渐陷入了一片混沌,他的眼前恍如梦境般看见了未来的一幕——

这是他曾梦见过的一幕。

不知何时,自己落得齐恒公姜小白一样的下场,临死之前令不出宫,身后生发了巨大的动荡。

而这一幕,更前些日子何其相似。

若是自己不察。

这未来的一幕,恐真就发生了。

赵高的算计的确很粗糙,也很容易为人看穿,但这么粗显的道理,赵佗看不出来?李斯看不出来?御史德、赵成、胡毋敬等人看不出来?

他们都看得出来。

只是他们全都视而不见了。

因为只要他真的死了,李斯这‘鼠辈’当真还会这么坚定?如果真的跟赵高串通,篡了诏,赵佗等人便是师出有名,到时雷霆出击之下,扶苏又岂能招架的住?

扶苏一死。

朝堂岂会再有异议?

到时天下真就落入到赵高等人算计了。

他又能如何?

随即。

他想到了李信,也想到了蒙恬。

最终都不禁摇头。

他们终究是比不过王贲。

想到自己若是糊涂,若是不察,将致大秦陷入的陷阱,即便坚毅如始皇,也不由一阵难受。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嬴政腰斩赵高之心。

这些乱臣贼子必须死!

恍惚间。

他的耳畔又响起了一阵读书声。

这些声音都很稚嫩,也很清澈,对于自己的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他亲自督促教诲的时间很少,可以说是大多数都没见过几面。

甚至一些儿女,他都叫不全名字,记不全儿女们的相貌,更不清楚大多数儿女的学业才具。

他过去要做的事太多了。

根本无暇宫里。

依据嬴氏王族的法度,由驷车庶长在每季的末月,对皇子公主的诸般情形向君主归总禀报。

这是秦国时的情况。

而自帝国创建开始,皇族法度便发生了一次巨大变化。

他没有设立皇后,从某种程度便是为了废除皇后制,实际上也自然的废除了嫡庶制,他本意是想在诸多公子中择优为储,只是他的这一想法,也直接导致了后宫秩序的变化。

最是人际繁杂交错的后宫没有了主事的国母,也无法具有过去王后、皇后那样的权威。

于是,历来自成体系的皇室后宫不再成为最特意的封闭式天地,一并纳入到了皇城辖制体系——事务人事俸禄等以皇城体系各自归署辖制。

他的一大群妻子儿女则由太子傅官署与宗正府会同管辖。

皇子公主的学业归太子傅官署,其余有关的一律由宗正府管辖。

他起初对此是欣喜的。

然这次的事情下来,他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实际上,这一变革,打破了此前数千年稳定的君王后宫传统,为整个大秦带来了极大的无所适从的混乱。

皇帝的一大群后宫女子,其言行功过,都没有了过去细腻有度的考察,过错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制裁。

而内侍女官署的太监们,也很难得到监督考察。

虽名义上是交由郎中令跟宗正府负责,但涉及到皇宫内部,郎中令跟宗正府是不好插手的,尤其是皇城机构跟皇族机构,两者本就有极大的差异,想相互督导根本就不可行。

因而造就了宫中巨大的权力失位。

大秦法令下,主张的尊卑有序,而大秦现有宫廷秩序下,大秦后宫是没有嫡庶地位之分的。

唯一的差异,便在于跟皇帝亲近与否,这也就造成了,赵高等宦官,必须要不断巴结皇帝,才能让自己在宫中维持权势。

只要能跟皇帝亲近,无论犯下什么错,犯下多大的罪,都不会有人追究,也无人敢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