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枣泥月饼

宋时夏一觉睁眼, 破天荒发现身边的人没有早起锻炼。

她光明正大观察着季惟清的睡姿。他家里的基因不错,公公是浓眉大眼很正派的长相,婆婆年轻时候是大美人, 家里的兄弟姐妹也没有难看的。虽然没见过小家伙的亲生父亲,但是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是帅哥胚子。

他额前发丝细碎凌乱, 脸部轮廓立体俊逸, 眉头微微蹙起, 睫毛又细又密, 鼻梁高挺,唇角紧紧抿着, 似乎做了个不好的梦。

宋时夏伸手替他抚平眉心的褶皱, 季惟清缓缓睁眼,眼神有一瞬间的迷茫。

她没有被抓包的心虚,笑眯眯看着他:“你今天起晚了。”

本以为他听完肯定会起床, 谁知他像是没听见, 抓着她的手把她按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脑袋。

宋时夏配合地没有乱动,等着他下一步动作, 她等啊等, 直到察觉他逐渐平稳的呼吸。

行吧,把她当抱枕了。

男人的呼吸似乎带着助眠效果,等宋时夏再次醒来, 外面太阳已经晒进屋里了。

季惟清这次坐在书桌前,手上翻着一沓结婚照。他出差没多久照片就洗好了, 还是她带着哥哥帮忙把大相框给带回家。

最大的结婚照挂在卧室床对面的墙上, 照片里她笑容灿烂,季惟清也很放松配合, 两个人脑袋挨在一起,拍照的时候手牵着手可惜只拍到胸口上面。虽说头纱和西装的款式以及造型放在三十年后再看可能会有点土,但她怎么看怎么喜欢。

宋时夏单手撑着脑袋侧身问他:“他们俩吃早饭了吗?”

“我带他们去食堂吃过了,给你带了包子。”

宋时夏叹气躺平:“我不是很想吃,都快吃午饭了。”

季惟清把她从被窝里掏出来:“不能不吃早饭,午饭可以晚点吃。”

行,现学现用,这话还是她说过的原话。

宋时夏懒散地靠着他不想动,季惟清帮她穿好了衣服。

哎,这下不吃不行了。

吃饭的时候她想起来一件事:“中秋节我想回家,结婚后还没回去过。”

想到一路上的泥泞土路,她其实并不是很想出远门。但是当初收拾嫁妆发现了那三十块钱,是宋家父母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夫妻俩都是农民哪有什么固定收入。她对宋家人的感情处于一种很纠结矛盾的状态。不过她和宋秋生相处融洽,还有个没见过面但是疑似姐控的弟弟,父母不偏心、家庭和睦,有这样的家人似乎不赖。

季惟清翻资料的动作顿了顿:“我需要准备什么?”

宋时夏没发现他的异常:“你不用去,我家那么远,你在家照顾好孩子,我跟我哥回去几天就回来了,放心吧。”

小家伙们也想去,可惜他们年龄太小,宋时夏不让他们跟着。

季阳和季源闷闷不乐,走哪都要跟着她。

宋时夏感到头大:“我去一周就回来啦,你们乖乖听话,等七岁了再带你们出远门好不好?”

她一个大人都嫌路途颠簸,除非必要绝对不愿意出远门,好说歹说才让两个小家伙死心。

宋时夏终于摆脱了小粘人精去隔壁找冯婶,问她要不要一起做月饼。

趁妈妈不在家,季阳拿起电话给奶奶打电话,才拨通号码就看到爸爸下楼。

他紧张极了,一时间忘了立即挂掉电话。

季惟清并没制止也没询问,只是坐在沙发上拿起今早就看过的报纸。

电话接通。

“歪,是奶奶吗?”

韩蓉乐呵呵的声音传来:“乖阳阳想奶奶了吗?”

“想,奶奶,妈妈要回家,我也想去。”

韩蓉嘴角的笑容凝固,老三做了什么事把媳妇气得要回娘家了?!

“阳阳啊,你给奶奶仔细说说,妈妈为什么要回家?”

季阳讲得乱七八糟,不过韩蓉听明白了,儿媳妇是要回家过中秋,真是虚惊一场。

韩蓉也用着同样的说辞,既然儿媳妇跟哥哥一起回家,带两个小家伙确实不方便,而且还是出远门更不好照料。

“阳阳不是想奶奶吗,中秋节来奶奶这里玩好不好?”

季阳小脸上写着纠结,舍不得妈妈,又怕拒绝会让奶奶伤心。

身边伸过来一只手接过电话:“那就让他们中秋节在家里过,我跟她一起回去。”

韩蓉在电话那边笑话儿子:“小宋同志让你在家带孩子,你凑什么热闹。”

“孩子们想您,让他们回去陪您过节。”

韩蓉虽说幸灾乐祸,但是儿子开窍知道疼媳妇了,她自然是双手赞同。

“知道了,我找借口把阳阳和源源接回去。你记得去小宋家里勤快点,多干活,别成了人家同村人嘴里的懒女婿。”

季惟清挂断电话,季阳的眼神充满控诉。

“坏爸爸!”

季惟清拎着孩子,把他带到怀里:“我不坏,我跟妈妈一起回老家,再跟她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