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5/6页)

“回头我跟华子说一声。”

十七答应。

“以后要是再出这种事,你那瘫的老娘没人管了,听明白了吗?”

“明白。”

金海不吭声了。

“老大,我下车吧。”十七别扭着,僵着的身子动也不敢动。

“坐着。”金海眼睛看着前面,十七如坐针毡。

徐天正在路上走,后面跟着那两个白衣汉子。徐天停下来,白衣汉子也停下来。徐天返身走到他们面前,说:“就让你们跟着,不干点啥吗?”

两个汉子不说话。

“走前头,我找小耳朵。”

两个汉子对视一眼,依言往前走,徐天跟上去。

沈世昌送一位穿着将军服的长者和戴先生从里屋出来,柳如丝站起来,娇声笑着:“戴老……”

戴先生脸上带着歉意地说:“对不起啊,让你等这么长时间。”

“自己家,有什么等不等的。”

“你们聊大事……怎么走了?”柳如丝看着那位穿军服的长者虎着脸走了。

柳如丝看了看,转身问戴先生:“没聊明白?”

戴先生笑着说:“老杜就这脾气,走了走了。”

沈世昌送他们出去,柳如丝走进里屋,这是一间俱备书房和小型会客功能的房间。窗明几净,紫檀茶几上有盎然的水仙,与外面的乱世毫无关联。

沈世昌送了客人走回来:“在家吃饭吧,你七姨叫下面做了。”

“吃不下。”

“无论如何饭要吃,觉要睡,麻将要打,日子要过。”

“爸,北平厉害的人都想着走,你不走?”柳如丝没坐下,站着说话。

“党国还在,为什么走?”

“不是说局面弄不好要变吗?”

“变也无妨,我一直在协调国共和谈。”沈世昌扶了扶眼镜。

“但你杀和谈的共党。”

沈世昌往外屋看了一眼:“除了保密局,只有两个人知道,你和青波。”

“田丹早晚会知道,青波说她聪明得很。”

“人在狱里,再聪明也有限度。”说完,沈世昌拿起一块抹布,仔细擦翠绿的水仙叶子。

“监狱是剿总的,您打个电话她就活不成。”

“要留着。”

“留着她,冯青波走不了,我一早就为这事过来。”

沈世昌看了柳如丝一眼:“本来口味都随你七姨了,你来她准备做小鸡炖蘑菇面。”

“您打算不走,在这里过日子呀?”

“这院子住了三十多年,习惯了。是党国天下,我住这里,共党来了,我也住这里。”

“没明白。”

“时局往左或右,天津是关键,天津坚守三个月,华北我部集结完成必战,如果失守,北平必与共党和。走一步看三步,爸爸才从北洋走到现在。”

“您跟我说说哪三步。”

“你是我最聪明的女儿。”沈世昌看着柳如丝,语重心长。

“没有最,你就我一女儿,其它都是不管您的儿子,再说我也不聪明。”

“不聪明是因为冯青波,以你的条件,北平南京可以选择的青年才俊多得是,冯青波既不安全,又不解风情,他的心也不在你身上,真不明白你为了什么。”

柳如丝被问住了,她愣了半晌说:“他不安全我安全,他不解风情我解风情。”

“你会后悔的。”

“说您那后三步。”

“田丹本来微不足道,但有天津这个变数,要留一留。共党清楚她来找我,又在我能控制的监狱,就算死也要死的合理,但不能是我的命令……”

七姨太走进来说:“世昌,市面上买不到小鸡。”

“那算了。”

“小笼汤包小四吃不吃?”

“七姨,以后您不要叫我小四,听起来别扭。”

七姨太哀怨地看着沈世昌,沈世昌安慰七姨太:“什么都可以,她好像也没胃口。”

沈世昌没有替七姨太说话,七姨太抿了抿嘴走出去。

柳如丝接着问:“留着田丹是一步,还有两步?”

“我住在北平,身在华北剿总,共党和南京都要提防。天津固守,华北局面转好,到时候难免会有人清算与共党和谈过的人,我虽然帮保密局做事,但田丹手里有我和田怀中的信,要找到并且收回来,不然都是对手的把柄。”

“第三步呢?”

“最坏的情况,天津失守,共党和傅司令长官如果知道我和谈的实情,退一万步也容不了。那时候,田丹保在狱里,能替我说话,对我们有好处。”

“我们,包括冯青波?”

“他愿意吗?好像一点儿也不愿意。”

“那他怎么办?”

“还没到那一步。”

“我也走一步,看三步。”

沈世昌接着说:“自古忠臣、逆子、乱党、死士各有天命,冯青波是死士,他的命很早就有定数了。”

“您就不能去南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