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昨夜寒蛰不住鸣 第四十六章 却把花来嗅(第5/12页)

我看着他的眼睛:“南诏素为我汉人的心腹大患,敢问兄长想要一个强大的邻居还是一个因为忙着分家而纷争不休的邻居?”

张之严心神似是一动,看着我,缓声道:“自然是分裂的南诏更好一些!”

我一笑,又咳了一声:“兄长所言甚是,”我低下头:“莫问出身黔中君氏,南诏段氏洗劫兰郡家园时,其时正值大理弱而南诏强。”

“所以你帮助大理,是为了让南部战乱更甚?”

我微微一笑,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一片清明地看着张之严,他的脸色微缓。

他慢慢在红木椅上坐下来,揭开茶盅,细细一闻,微抬眼道:“方才太医说你脉像奇怪,竟似是女子的脉相?”

我虚弱地轻笑着:“我与兄长也算相交四三年,是男是女,兄长难道还不清楚吗?”

他也对我神秘地笑了:“是啊,我难道还不清楚吗?”

我想我的笑容一滞,可是他却放下茶盅,云淡风清地问道:“不知莫问可曾听过踏雪公子与花西夫人的□?”

我对他淡淡说道:“略有耳闻。”

他看着我说道:“可为何那踏雪公子的门客却还是在这几年四处寻访踏雪夫人呢?甚至到我的属地来呢?”

“此言差矣!”我向里窝了一窝,躲开了阳光的照射:“以莫问看,踏雪公子前来,绝非风花雪月那么简单,分明是想与太守商议联手攻周之事吧!”

“窦周那里正好亦有人来,那依莫问来看,究竟为兄的该如何是好呢?”

“窦周无道,自然不能与其合作?”

“那样说来,为兄的只好与原家人携手抗窦喽?”

我坦然一笑:“兄长大人早已是腹有妙策,何故来问莫问呢?”

张之严站了起来,走到我的跟前,他高大的影子挡住了所有的阳光:“莫问,我的探子方才报我,突厥境内又起纷争,东突厥王摩尼亚赫同窦氏联手,兵分两路,一路十万人马围截西安,另一路则直奔原青江的私生子撒鲁尔的弓月城,现在原氏守备空虚,窦家的大军压境,若是我现在扑杀踏雪公子,将其人头献于窦英华,你说,是否能与窦氏联手,平分天下呢?”

我抬头沉默地看着他半晌,说道:“兄长是不会这样做的!”

他哈哈一笑:“何以见得?”

“其一兄长若是归附窦周,窦氏必会使张氏攻原氏,鹬沣相争,得利的人乃是窦家,其二,兄长若前往北伐,南部无论是大理还是南诏,都会令其入侵江南之地有机可乘,到时兄长两不睱,很有可能,落到后来,不但失去祖荫封地,甚至家破人亡亦不过份,其三,兄长可知那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窦英华阴险狡诈,反复无常,为了篡权夺位,甚至连一母所生的妹妹也要加害,如此狼心狗肺之人,即便兄长献上踏雪公子的首级,助其谋夺天下,待天下大成之后,兄长之命运亦如古时韩信一般,不得善终。”

“大胆!”张之严厉声大喝,“我若放踏雪公子回去,窦家亦为认为我首鼠两端,借口发难于我。我亦不能全身而退。

我从未见他如此大怒,心中却陡然一惊,如此恼羞成怒,看来他不是单纯地想试探我,而是真得动了这个心思。

“兄长恕罪!但确为莫问肺腑之言,试问兄长拥有雄霸江南之力,而窦家与原家相斗正酐,正是兄长坐山观虎斗的大好时机,何故一定现在做出决断,确然,”我喉中的血腥味浓重,不由重重咳了几下,昏沉中,欲唤小玉进来,却是撑不住上半身,软软地向后倒去,有人上前扶住我的上半身,递来搁在床边的药汤,求生的本能令我喝下苦辛的药汁。

好苦,多像那孟婆汤的味道啊?

我忽发奇想,如果孟婆再一次站到眼前,如果我喝下那一碗孟婆汤,便会忘记这二世所有的痛苦,然后也会忘了非珏和段月容,还有非白那时我会像那些不肯投胎或是执着于前世的鬼魂一样,拒绝喝下那孟婆汤呢?

我恍惚地想着,却见眼前的年青人沉沉地看着我,原来竟是张之严为我端来了药汤,我苦笑一下,咽着血丝笑道:“确然,西安原阀年兵强马壮,礼贤纳士,治家有方,这几年里以义旗之名收复数地,攻回京都,必不久矣,以莫问观之,确有帝王之相,若兄长真要打破这三国南北朝的局面,莫问以为联络原家,比之联合窦家,胜券多之数倍。”

张之严身上的瑞脑香熏得我直在那里喘着气,我定定地看着他,他慢慢说道:“永业七年,我与原氏对绝一年,死伤无数,我之所以敢放心对绝,是因为我和我的暮僚都相信那年汉中大旱,原氏撑不了多久,连原氏也以为撑不下去,直到一个神秘的穆姓商人为原家捐了将近百万量的粮草,方才解了宛城的危机,我寻访多年,才发现那个穆姓商人是你的一个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