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姑娘漂流记(第6/14页)

姑娘捡硬币的速度渐渐放缓,她抿着嘴,眉头越皱越深,忽然一挺腰站起身,大踏步迈了过来。

她手拤在腰上,另一只手点着他的鼻子,恶声恶气地问:你看什么看!

他下意识地回答:……你好看。

姑娘愣了一下,勃然大怒道:好看也不能多看,再看,戳你眼睛,你信不信!她比出两根手指,往前探了一下,指甲尖尖,白得像春笋芽尖。

这个小仙女的脾气这么冲,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慌忙站起来道歉,手撑进盘子里,笨手笨脚地蘸了一掌的番茄酱。

第二天,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情景上演。

姑娘的小脑貌似不是很发达,硬币叮叮当当又掉了一地。

她今天穿的是水红色的裙子,整个人像一根刚洗干净的小水萝卜一样。他舍不得拔开眼睛,心里反复滚屏着一句字幕:怎么这么好看?怎么这么好看?……姑娘捡完硬币,好像不经意间扫了他一眼。

他条件反射一样喊出声来:我没看!

喊完之后,他发现自己两只手擎在耳畔,摆出的是一副投降的姿态,怎么搞的,怎么会这么紧张?

姑娘眯起眼,拤着腰慢慢走过来,她淡定地坐到他面前,很认真地问:你是刚当完兵回来吗?

他说:……我上班好几年了。

姑娘立马切换回恶声恶气模式,说:你没见过女人啊!

他快哭出来了,好紧张啊,脚和手都在哆嗦,怎么会紧张成这样?

姑娘说:气死我了,你看得我浑身不自在,不行,我要吃你块儿比萨。

她把手伸进他盘子里,一次拿走了两块。

第三天,姑娘没有出现,他在盘子里莫名其妙地剩下了两块比萨,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第四天,姑娘推门进来,扫了他一眼,象征性地挥了挥手,算是打招呼,她说:奇怪咧,你怎么天天吃比萨?

然后就这么认识了。

他成了椰子姑娘生活中一个略显奇怪的熟人。

椰子姑娘不常去比萨店,他们偶尔遇见,偶尔聊聊天。他发现椰子姑娘远没有她自己表现出来的那么凶,而且近距离看,她的皮肤好得要命,当真会发光。他和椰子姑娘面对面时,还是会紧张。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椰子姑娘一出现,立马把双手抄进裤子口袋,而不是摆放在桌面上,需要端杯子或拿东西时,就快速地伸出一只手,然后快速地缩回裤兜。

椰子姑娘那时年轻,是条汉子,她缺乏一般小女生的敏感,一直不曾发现他的紧张。

椰子姑娘打趣过他一次:你练的这是什么拳?有掌风哦。

他呵呵地笑,手插在口袋深处,潮潮的半掌汗。

日子久了慢慢处成朋友,偶尔一起吃顿饭,喝杯下午茶,偶尔分享一点儿彼此的生活。她的语速快而密集,他尽力跟上节奏并予以简短回答。

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自幼习惯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反而不熟练,键盘上洋洋洒洒倚马千言,落在唇齿间却往往只剩几个字。

这点反而让椰子姑娘十分欣赏。

她夸他:我这么多朋友里,数你最懂得倾听、最有涵养,那个老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敏于行,而讷于言。

他暗自苦笑,她太闪耀,他眯着眼看。

椰子姑娘不像别的女人,她好像对自己的性别认知极度不敏感,天生就不懂娇憨,聊天的内容皆与风月无关,有时兴之所至,小手一挥就拍桌子,她也不觉着痛。

他替她痛,但不好说什么。

于是一个负责话痨,一个负责倾听,一来二去,一两年过去了。

他对现状很满意,虽然他们只是一对还算聊得来的普通朋友。

他手机里有了椰子姑娘的号码,排在通讯录的最前面,却从未轻易去触动。偶尔逢年过节时,椰子姑娘发来祝福短信,他礼貌地回复,用的也是群发格式的措辞。

椰子姑娘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常背起大包独行天涯。他从不是送行的那个人,但经常是接机的那一位,他不露痕迹,永远喊了相熟的朋友一起,打着接风洗尘的名义。

他准点儿去接机,不迟到也不提前,见面后并不主动帮她背包、拎箱子、开车门,世俗的殷勤他不是不懂,只是懒得去表演。

他只主动给椰子姑娘打过一次电话,当时是2003年,非典。

灾难就像一个喷嚏,打得人措手不及,深圳骤然成了SARS重灾区。他给她打电话,用最平和的口吻和她聊天,讲了一堆自己所了解的防护措施,并旁敲侧击地叮嘱她戴口罩。

椰子姑娘奇怪又好笑,她那时旅行到了后藏的阿里,举目四望茫茫的无人区,她说:颠倒了吧,应该是我慰问你才对。

他在电话那头笑,说:可能是我自己太紧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