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处无愁(第2/19页)

她不敢说话,怕惊醒了他。攥着褥子的手逐渐放松下来,她晕沉沉的睁开眼看他,萧萧肃肃温润如玉,没有金銮殿上的狠戾阴鸷,仿佛只是城里哪家养尊处优,教养良好的贵公子。

纱帐外的景象渐次模糊,再看不清了。她随波逐流的合上眼,心想就这样吧,无力回天就得学会承受,好在这趟的经历不算可怕。她的手搭在皇帝的腰上,听见他喃喃叫她“锦书”,她惆怅 叹息,有泪从眼角滚落,滴在行龙纹的贡缎枕上,迅速 消逝不见了。

自鸣钟响了十下,蹲在窗户下的马六儿和驮妃太监面面相觑。马六儿两指一叉,吐着舌头小声说:“万岁爷今儿兴致高,都半个时辰了!”

敬事房总管赵积安本来在丹陛旁和李玉贵闲聊,听见钟声过来问:“还没传 ?”

那两个人怯懦地点头,赵积安看了李玉贵一眼,李大总管自然是要安着规矩办的,便示意他通传。赵积安清了清嗓子,高唱道:“是时候了。”

里头寂寂无声,南窗下的四个人大眼瞪小眼。又过一炷香还是没动静,赵积安只好梗脖子又喊,“是时候了,请万岁爷保重圣躬。”

里头终于咳嗽了一声,皇帝瓮声道:“进来。”

赵积安忙打发背宫的进去,自己挨在帘子外头静待,等驮妃太监把人背了出 来。

景阳宫的小宫女 前搀扶,主仆两个蹒跚着出了龙光门,马六儿啧啧道:“差不多的脸盘儿,怎么就差了这么些个呢!”

赵积安嗬了声,“夹紧你的臭嘴!你小子不要命了?”

“不早了,哥几个下值吧!”李玉贵打了个哈欠,从案下拖了个毡垫子出来,什么也不管了,倒头就睡。今儿累坏了,冷汗惊出了好几身,趁着老虎打盹儿赶紧歇一歇吧,明儿不知道还有什么糟心事儿呢!

锦书值后半夜,按着时候算,上半晌定然是不在的。皇帝进了日讲,又寥寥批了几道折子,不时瞥长案上的座钟,心烦意乱地在“中正仁和”内来回地踱步。好容易熬到了未正,他辇都未传,起身便往凤彩门去。

李玉贵慌里慌张的追了上来,边退边打千儿道:“主子您这是要往哪儿去?请爷示下,奴才这就安排銮仪排驾。”

皇帝不言声儿,只顾踽踽急行。李玉贵不敢再问,只得招了御前的人远远跟着。

皇帝出近光右门直朝慈宁宫方向去,后面军机处值房里出来的庄亲王正带着哈哈珠子从东一长街上荡过来。随侍手里捧着六部部本,还有几套淘换来的洋鬼子游记。庄亲王把玩着一柄三寸长的火铳,原想着敬献给万岁爷解解闷儿的,可一抬眼看见皇帝走得匆忙,不由把他给镇住了。

他把火铳往奏章上一扔,撒腿就追了上去,边跑边喊,“万岁爷,您等等我,这是往哪儿去?上慈宁宫请安也捎上臣弟啊。”

皇帝脚下慢了些,转头看庄亲王,沉吟片刻方道:“朕实在是于心难安,要去瞧瞧她才行。”

庄亲王怔忡道:“莫非您还要给她赔不是?一个丫头,说了就说了,就为那一句话,您万乘之尊要冲她低头,未免有失体统吧!”

皇帝心道和你说不通,只要她能解气,这会儿就算打我一巴掌,踹我两脚,我都认了。

庄亲王又觍脸笑,“听说万岁爷昨儿临幸了宝答应?”

皇帝不悦地瞥了他一眼,那凌厉之色叫人心惊。他哂笑道:“你闲得发慌么?两江总督还没指派,朕瞧你就挺合适。回头朕颁旨给吏部,你收拾东西赴任去吧。”

庄亲王哀号一声,“臣弟冤枉!咱们哥儿们随口拉家常用得着较真吗?”

皇帝昂着头瞧都不瞧他,“拉什么家常?你把朕和那些太监放在一道吗?朕是君,你是臣,这点规矩都不懂?”

庄王爷快步上来,又使出了牛皮糖功夫,一把就揽上了皇帝的肩,“好哥哥,您和弟弟犯得着生气吗?咱们是至亲骨肉,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臣弟不长进,您罚我是该当的,可您暗地里不心疼吗?”

皇帝本来就是吓吓他的,见他这个赖皮样儿也无可奈何,推他两下又推不开,只好由得他去,警告道:“你仔细了,回头老祖宗面前别混说,要是给朕捅出娄子来,朕可真对你不客气了,江南用不着去了,给朕上准噶尔打木桩去。”

“是是是。”庄亲王边走边笑,“咱们是亲兄弟,您又是重情义的人,倘或你像雍正爷那样的,我连您的身也不敢近啊,是不是?”他竖起了大拇指,“您是一等一的仁君。”

皇帝腹诽,正事儿不干,只会拍马屁!什么仁君,天底下说他是仁君的只有他庄王爷一人了。

说话儿进了慈宁门,上了中路往前看,慈宁宫里的太监宫女都在往屋里运东西。 崔贵祥在东配殿前指派,太皇太后抱着猫站在廊庑底下。皇帝朝西边瞧,锦书手里捧着账册,嘴里叼了支小楷笔,正忙着清点晾晒出去的家当细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