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黄叶村

初九日一大早,天还不亮,杨继宗一行二十几人已经骑马出发,到西直门口等着开门出城。

杨继宗与袁彬、方天保商议,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人马在路上要分拨骑行,进村后仍要分头行动,袁彬的人分成四五队在四下过细查访,杨继宗等人先去寻找顺子的七舅姥爷,看看有何线索。为防万一,袁彬递给老麦三支鸣镝短箭道:“只要用力向天上抛出,就有哨声响起报告紧急情况。”并叮嘱方天保和老麦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杨公子和云姑娘的安全。

今冬雪多,城外不论田地还是坟场都是白茫茫一片,途经的村落也因为时辰尚早,少有人迹。袁彬带的二十个锦衣全都换了便装,前后分成几起,只远远地相互照应。杨继宗、杨二则与云瑛、老麦和方天保及王庆自成一伙走在最前面。

过了安河桥,地势渐渐升高,四外也是野山多,人户少,白杨悲风,孤鸟哀鸣,分外凄凉。前后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眼前已是一座高山,王庆指着前面有炊烟升起的地方说道:“这个就是黄叶村了。”

那村子正在山怀里,背后和南北两方都有山峰,因附近有众多庙宇,春秋两季又是郊游胜景,比一般山区村落显得兴旺了许多,一条不长的大街两边有好几家食肆茶坊,还有专供香客、游客住宿的客栈。今日正好是玉皇大帝生日,已经有不少打醮的香客来到这里,有从京城来的,也有从附近乡下甚至四方州县赶来的。虽然时候尚早,街上已人来人往,因而杨继宗一伙人倒也还不太打眼。

路边有一个卖早点的小铺,三间土坯房,屋里有几张破桌烂椅,门口却摆放着炉火,一大锅粳米粥,一笼屉包子,一口油锅里现炸着麻花和炸油鬼[9]。杨继宗招呼几人先在这里用些早点,一面与那炸油鬼的搭讪:“掌柜的,你这村中可有一位老汉,有个孙外甥现在宛平县当差?”

那人一面熟练地做剂子炸油鬼,一面顺口答道:“大爷问的可是叶七老爹,他倒是有个远房的孙外甥,当年却在他家长大,后来听说在县里做了捕快。”

“他那孙外甥可是叫个顺子?”

“可不是。七八年前还常在我这里瞎捣鼓,偷吃我的麻花,后来听说升发了,就很少回来了。”

杨继宗也不再多问,几人匆匆吃过早点,按炸油鬼的指点径直去找那位叶七老爹。

叶七老爹的小院就靠着山根儿,土墙草屋甚是残破。方天保在院门外高声问讯:“叶老爹可在屋里?我是宛平县顺子的师父,有事寻他。”

屋里面应了一声,又过了半晌才有一位老汉出来开门。那老汉六七十岁样子,苍颜皓首,精神却还饱满,见门外竟有男男女女好几个人,不由有些吃惊。老汉将杨继宗、方天保等人让到里屋,说道:“只有这两间破房,列位上差凑合着炕上坐吧。”说完又张罗要烧水泡茶。

方天保忙先劝止住,才问:“这么说老爹就是顺子的七舅姥爷了,多听顺子念叨。”

老汉道:“顺子自小没爹没娘,就跟着我过,我也是当孙子来养的。可这不成器的小子心野,后来跟上北庙的客人,非要到京城里当差,幸有上差提携,我替他先人谢谢各位。”

方天保道:“顺子初六那天请假,说是你老病了,要回来看望。他现在哪里?”

老汉有些茫然道:“哪里就咒我生病!我这些日并没有病痛,倒是顺子前几天回来过一次,也记不清是初六初七,只在这屋里待了半日就说有事回去了。”

杨继宗本来猜测也是这样情形,并不惊奇,又耐心问道:“老人家,这香山一带你可熟悉?”

“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怎么不熟?从南庙到北庙,万寿宫到玉皇阁,这一片山林哪里有狐狸、兔子,老汉也是知道的。”

杨继宗道:“我们正想在这里转转,就请老伯为我们说说。”

“这香山又叫个香炉山,有人说是因为山顶上那块巨石长得像个香炉,我却看不出来。这里风水好,林木多,庙宇也多,南庙、北庙那都是和尚庙,中路里的万寿宫却是老道住着。眼下香会,这村里住的上春香的,就都是去万寿宫的。这三座大庙中,也以万寿宫最得气势,从半山腰山门进去,一直爬到山顶的玉皇阁,都是它的地盘,里面道士总一两百人。”

“那南庙、北庙又怎样?”

“南庙实叫永安寺,才是这香山里最大的寺庙,等到三月天气和暖了,那一边满山都是杏花,那时香火才最旺。北庙叫作弘法寺,却是座私庙,闲人是进不得的。”

杨继宗闻言大感兴趣,“不知它是哪一家的私庙?”

“当初我年轻的时候,从北路上山的半腰处,弘法寺还只剩一片破砖乱瓦。后来听说是京里的定国公徐家买下了这片山地,重修庙宇,建得好不精致,就成了徐家的私庙,让他家人在这里烧香拜佛。里面养着不多几个和尚,并不让闲人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