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3/6页)

“你留下来。”在那丫头端了水欲退下时,夏荻忽然突兀地开了口。

那丫鬟意想不到,立在原地怔了一会,含羞应了是。

夏荻却又不自在地移开眼睛,惟恐心底的羞耻蔓延上来。

另一名丫鬟听到这话,不敢流露失望的情绪,忙走到端水丫鬟前,接过她手中的盆,退了出去。

留在帐内的丫鬟紧张得双手交握,一时忘了自己的本分,杵在原地,好一阵都不知所措。

抬头看一眼公子,发现他重又拿着案上那副凉山地图在看,油灯的灯芯烧得有些短了,怕公子看得吃力,她慌忙上前,持了灯剪替他挑了挑灯芯。

灯光略亮了亮,幽黄的金色映着他的面庞,神情分明透着几分心不在焉的意味,可飞扬的眉和俊挺的鼻梁却那样好看,看得她心慌意乱。

惴惴不安地站了一会,见公子没有别的吩咐,便轻手轻脚退下,走至席褥前,弯下腰将寝具一一打开。

按理说行军打仗不比平时,能有一席之地可供夜间歇憩已是不错,但公主她老人家生怕公子在玉门关这等寒峻之地损了身子,特让公子的随身护卫带上了御寒的灵犀皮褥,听说这灵犀皮防湿皮厚,铺在席褥下,最能隔绝地底的寒湿之气。

她极力压抑心底的那份害羞和期待,跪在地上专心地整理寝具,因为太过紧张和专注,连公子什么到了她身后都不知道。

起身站定,刚一回身,便对上公子那双幽深的眸子,她吃了一惊,本能地后退了两步,就听公子冷着脸吩咐:“伺候我脱衣。”

丫鬟慌乱抬眼,果见公子已经举起了双臂,摆出等她伺候的架势。

她紧张地绞了绞手指,红着脸上前,替他解那身冰冷坚硬的银甲,银甲沉重,解开后,她捧得好生吃力,慎重地放到一旁,又转身替他解外袍。

她能察觉公子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心里有几分莫名的雀跃,这一路上公子基本就没给过她们好脸色,也从不让她们近身伺候,她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公子会像刘护卫他们说的那样,将她们随手赏给别的将士。

腰封解开了,她屏着呼吸替他脱里衣,靠得近了,他身上扑面而来年轻男人的气息,这气息透着危险的意味,将她的心高高吊起。

她战战兢兢,手指刚触上他的腰间的汗巾,忽然身子一轻,被人搂住腰肢,跌倒了被褥上。

随后身上多了份重量,公子也跟着覆身上来,她紧张得抓住身下的褥子,察觉他的气息越来越逼近,僵硬得不知如何是好,可那温热的气息到了她的唇畔,却再不靠前,突兀地停住。

她紧紧闭着眼睛,等了许久,没等来下一步的温存,却听到一个意兴阑珊的声音,“不用你伺候了,下去吧。”

她错愕地睁开眼睛,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夏荻见她久久不动,失了耐心,不耐烦道:“出去——”

丫鬟吓得身子一抖,满腔绮念都被一盆冷水浇灭,哪敢再磨蹭,忙从被褥上爬起。

等丫鬟出去,夏荻翻了个身,仰面定定地看着帐顶,好半天,才晦涩地笑了起来,那丫头除了那张脸跟沁瑶长得像,哪里有半点沁瑶的影子,活泼明媚全看不见,只有让人恶心的扭捏作态,他真是发了疯,才会冒出那样自欺欺人的念头。

————————————————————————————————————

第二日依然是个大晴天,沁瑶惦记着昨夜的发现,匆匆用过早膳,便缠着蔺效跟他一起实施她的计划。

其实何须等沁瑶开口,蔺效知道事情重大,早在昨夜回思如斋时,便已吩咐了下去。

等他们到了烟波馆时,常嵘等人早各自拿着一面菱花镜,在湖畔候着了,冬日暖阳照得人暖洋洋的,但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茫然,全然不知世子和世子妃到底要做什么。

湖面里荡漾着船,沁瑶跟蔺效顺着游廊走到下湖的台阶处,下到湖中,并肩立在船上,执了那地图来看。

每看好一处,便扬声嘱咐一句,让常嵘几个按照方位跃到树上站好。

这法子非得有功夫在身的人方能实行,昨夜太晚了,沁瑶怕兴师动众,也就没让张罗。

所幸湖面并不狭窄,岸旁柳树也种得密集,施展起来颇有余地。

常嵘站在对应无为山的东头,魏波站在对应五牛山的西头,吕钦怀则站在对应寿槐山的西南角。

而对应靖海侯府后头那所荒庙的角度在岸上找不到落脚处,沁瑶环顾了一圈,索性让下人拿了一根长竿过来,另牵了一舟,王亮则在舟中撑着竿子高高立起,手中持镜投向湖面。

这等极难办的动作,亏得王亮轻功卓群,才不至于一头栽到湖里,饶是如此,一息功夫下来,他额头上也挂上了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