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五 坐金銮(第3/8页)

在这道剑痕上,纪若尘又看到了那柄古剑,那仙家禁法,斩缘!

他脸上忽然泛起一层嫣红,又迅速回落。于不动声色间,纪若尘将涌上喉头的一口鲜血缓缓咽下,并未惊扰到她。

此后数日,纪若尘除了陪伴张殷殷之外,皆独坐守备府正堂上,闭目神游,自夜至晨,从不将息。他高踞宝座,居高临下,俯视着空旷而巨大的正堂,任这堂中沉淀多年的肃杀威严浸淫自己身心。有所谓居移气,养移体,纪若尘在正堂端坐,正是要借尘俗威权之势,养已身帝王之气。潼关关外一战,他实受益良多,初次以堂堂正正之势、浩浩汤汤之气破敌致胜,而现下正是养气时候,以回补道心破绽。

潼关一战,潼关军中众修士尽数战死,这些修士来自十余个大小门派,门人朋友少说也当有数百之众,必定要来报仇的。不管这些修士死在谁手里,这笔帐肯定会记到纪若尘头上去。纪若尘让众人远离正堂,命玉童与孙果只需顾好张殷殷与济天下安全,不必理会自己打坐之处,正是要给这些来报仇的修士们一个机会,一个让他们可以群战自己的机会。

在纪若尘计算中,来向自己寻仇的应该不止人族修士,冥山妖族想必也不会放过这次热闹的。这等好机会不容错过,再过一月,济天下与道德宗众弟子便会制备出三万新军,到时候留一万妖卒守关,五万大军足以直取西京。而在行军途中,主帅所至之处防御必定是最严密的,如眼前这种纪若尘落单的机会可说再不会有。

接连十日中,纪若尘慢慢温养浩然之气,只等仇敌上门,不管来的是人是妖,文王山河鼎都会一视同仁。

然而出乎意料,十日悄然过去,潼关宁定祥和,竟然连一个上门寻仇的都没看有。第十一日子夜,当一线月光落在脸上时,纪若尘的道心终于动了一动,有些惊讶地睁开双眼,实有些不明白何以会无人送上门来。

纪若尘虽然阵斩虚天,可此事仍未传开,在修道界中,仍只是个名不见经传之辈。即使有点名声,然而修道之人最重师友传承,总不至于被这点凶名吓得无人敢来寻仇。不过既然想不明白,他便不再去想,神识渐渐归于沉寂。

夜深露重,寒气初升,慢慢地便起了雾,茫茫夜雾不住弥漫,悄然将巍巍潼关淹没。

潼关东方,群山间的雾气突然翻涌不定,从雾中跌跌撞撞地摔出一个老者。他身材高大,黑袍丝绦,额间嵌一块青玉,相貌堂堂,面皮白净,十指修剪得齐整,一看便知是养尊处优之人。若通望气之士在此,更可看出他一身真元凝而不散,清浊相融,初有混沌之意,修为十分高深,大略已有上清真仙境界。如此人物,若非一派宗师,至少也该是某大派的长老前辈之流。

然而这老者头冠早已不翼而飞,银发披散,脚下磕磕绊绊,随时都有可能倒下,细细观之,更可见他半边脸高高肿起,唇角破裂,显得极是狼狈。

老者惊怒交集,咆哮不已,接连提聚真元,可是每当真元稍聚,雾中便会传出一声清脆的响指声,体内好不容易聚合起来的真元便会四处乱窜。

雾中徐徐浮现一个雪衣女子,足尖虚虚向地面一点,便会向前飘浮数尺。她一路行来,一路打着响指,看着那狼狈万分的老者,似笑非笑。

老者戕指怒向,大叫道:“妖女,有本事休要弄这些玄虚,与我真刀真枪地斗一场道法!”

她浅浅一笑,道:“与我斗法,凭你也配?”

只见一只雪肌冰肤的纤手高高举起,也不见她蓄势发力,但听啪的一声脆响,老者另一边脸已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耳光!这记耳光不光响亮,而且沉重之极,直打得老者一个倒飞接虎扑,重重栽伏于地,嘴里还喷出数颗大牙。雪衣女子明明距离老者尚有十余丈,也不知这一记耳光是怎么抽到他脸上的。

饶是老者道行深厚,挨了这记耳光后,也是好一阵头晕眼花,半天才从迷糊中明白过来。他挣扎着爬起来,指着雪衣女子,浑身颤抖,却是不敢再口出恶言。此刻他两边面颊高高肿起,又少了几颗牙,就是有胆开骂,也必是口齿不清,大损气势。

雪衣女子款款行来,道:“吃了姐姐两记耳光,居然还不快逃,真不知道是该夸你好呢,还是要骂你不开窍。快滚吧,再让我在潼关十里内看到你,便拆了你这把老骨头!”

老者倒真有几分不畏强梁的勇气,忍痛道:“贱……你与纪若尘那小贼究竟是何关系,要这般回护于他?”

“哈……”雪衣女子轻笑,道:“姐姐这是为了你们好,你这老不死的居然还敢啰嗦,快给我滚吧!”

她纤手微举轻落,舒卷如兰,但听啪的一声轻响,那老者已被这端庄优雅的一记小小耳光扇得高高飞起,倏忽间远去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