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各方动静,星宿不归(第3/3页)

壮汉摸了摸脑袋,犹有几分错愕。

相半仙没有理会他,只是悄然算卦,掷下铜钱,然后看着卦象显示,怔怔出神。

卦象显示,朦胧不堪。

但关于自身的一方面,寓意……大凶。

“果然还是如此。”

相半仙叹了声,看向山谷里的阵法,“应该还有一段时日,能让老夫安心布置,以此保命。”

……

蜀国往西。

山林间。

一头斑斓大虎,盯着眼前那文弱书生。

这文士约四十来许,面白无须,看着那老虎,不惊不惧,神色平淡,忽然开口,不知说了什么。

老虎未有开灵,并非精怪妖物,不通人言。

但莫名其妙,竟是知晓对方意思。

然后它忽然明白,自身不能吃了这人。

正如那瀑布下的水,往下倾倒,而不是往上逆流……自己吃了他,就如瀑布逆流而上,是不应该的。

于是老虎转身,隐入山林。

云镜先生与那老虎说了道理,让它退走,旋即看向北方,思索着道:“跟坎凌镇的青牛一样?”

“按道理说,不该如此的。”

云镜先生神色间略显疑惑,他学究天人,通晓世界一切,堪称无所不知。

但这个变化,着实让他有些迷茫。

“有人逆天而行,乱了道理?”

云镜先生思索着,“这是一个不该出现于人间的生灵,也是一个在世上没有轨迹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世间的变数,他所斩杀的生灵,都是不应死于当前的命数。”

“例如坎凌的牛,例如北方的星,它们应死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死于何人之手,何时登上封神台,俱有定数。”

“但死于此人之手,乃是提前夭折,斩断它们在人世间原有的命数,于是就成了变数。”

“听说蜀八地界也是个世间的变数,但已经被清扫了。”

云镜先生看着北方,蹙着眉头,“眼前这个更为可怕,因为他还不知晓,自身乃是如同蜀八地界一样的……人世变数?”

“按道理说,既然不该有,便不该出现这样的人。”

“但如今就出现了这样的人,没有道理可说。”

云镜先生心想道:“变数。”

……

蜀国。

有道士行走于山林之间,云雾萦绕,脚不踏地。

他行走在人世间。

但他似乎不属于人世间。

仙风道骨,出尘脱俗。

守正道门当代首徒,正一。

忽然,他停下脚步,看向北方。

那种异象,是如当初坎凌青牛提前夭折一般。

只不过这次夭折的神灵,要比坎凌青牛道行更高,异象更为明显。

“在北方?”

在人世间大海捞针的正一,似是见到了海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他纵起云光,往北。

……

云霄之间。

上是仙界,下是人界。

此处介于当中,不在仙界,不在人间。

虚空中有一座封神台,高三尺三寸三分,方圆一丈三,中间挂着一张封神榜。

榜下有一白衣童子盘膝而坐,面貌俊美,神色冷漠,膝上横着一剑。

在这死寂的虚空中,在这无声的神台上,一言不发且纹丝不动的童子,像是融入了这场面之中。

忽地,前方有云雾翻滚,一个老道人升空而上,一礼拜倒,躬身道:“守正道门当代掌教,拜见白鹤师叔,此来是为……”

不待他开口说完,那童子便道:“不曾归位。”

守正掌教被打断言语,也未恼怒,对于这童子如此惜字如金的性子也早有耳闻,他得了童子回话,心中一沉,匆匆施了一礼,落下云层。

白鹤童子眼神淡漠,一言不发。

下界变数,动静越大,不久之后引动的声势,就越是惊天动地。

他回望一眼,除却那妖神的神位还是黯淡之外,其实另有些许黯淡之位,也是死后未有归位的名字。

而最近的一个,乃日游神之一,北方人士,余上人。

死去的人,道行不高,未来神位也不如二十八星宿这等引人注目,所以被世人忽略。

但他奉命看守封神台,还是看得清楚的。

可他也只是奉命看守封神台罢了。

看到的,听到的,不在职责之内,可说可不说,那就不说。

白鹤童子从封神榜上收回目光,看向北方人世,仿如看透层层云雾,片刻后,才闭上双目。

这里是无边无际的虚空,云雾朦胧,死寂无声。

一切又安静下来。

封神榜上那本应归位,而未归位的名字,依然黯淡。

其中一个,最是显眼。

二十八星宿之一。

北方七宿第六宿。

室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