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2页)

而且罗州并非穷山恶水之地,反而地富民悍,张氏历代厉兵秣马,私自建造了十一处关口,作为防御堡垒,气焰嚣张,令人发指。

朝廷数百年来对张氏的挑衅视而不见,主要是因为真动手不值当。

说大不大的部族,由于山路险阻、道路不通,要打还得先修粮道再通山路,发兵前后要耗费巨额军费,打服了也并没有什么足以匹敌损失的好处。

所以历代暴躁帝王都在这件事上选择了宽宏大量,随他去闹了。

而近期罗州土司又闹出一件大事,气得大楚皇帝三天没吃得下饭了。

原因是两个月前,罗州土司张牧山,先后向川贵总督索要了一万余两“采木开山”费,嘴上答应协助朝廷推行办学,等到当地布政使司派遣的人马入驻时,却突然翻脸闹事,打死百余名朝廷招募的秀才及举人。

一个月前,川贵总督第一次快马将此事上报御前,询问是否追责。

皇帝思虑好几天,还是忍下来,密旨让川贵总督协同布政使,一起寻访当地土司,要张氏编个理由认个错,朝廷这次不追究。

不断试探底线的张牧山非但没领情,反而彻底肆无忌惮,竟然发兵占领了西南几个小部落,公然开始修建更加严密的防御堡垒。

皇帝看完川贵总督的奏疏,差点把御案掀了,急召内阁与兵部大臣,入西苑陛见。

皇帝并没有给大臣们商议的余地,直接发出圣谕:发兵灭族,碎尸万段!

西苑殿内鸦雀无声,没人敢出声应和,更没人敢出言劝阻。

“都哑巴了?”

“君上圣明。”李阁老率先出列,顶着龙颜震怒开口道:“这罗州张氏奸党狂妄无度、触犯天威,实乃自取灭亡。”

皇帝站起身:“这仗怎么打,众卿家就当着朕的面商议。”

李阁老颔首回道:“张牧山那奸贼在年关将至时寻衅朝廷,无非是看准西北边防吃紧,难以调度,想分散我军防备,依臣之见,需先去川贵地区招募当地民兵备战。”

皇帝面色一冷,一双龙目缓缓看向李阁老:“爱卿不想调兵驰援?”

李阁老顶着圣怒的暗火,硬着头皮道:“未免张氏阴谋得逞,为毕其功于一役,此战还得徐徐图之。”

皇帝沉声缓慢地开口:“他们已经割据一方,攻城掠地了,你还想等他们打下整个川贵,再整装出发吗?”

徐阁老见此刻时机难得,也顾不上许多,当即出列参议:“臣以为,李大人虽思虑周密,但此事关乎国威,倘若继续放任,川贵地区包藏祸心的部族很可能联手哗变,后患不可估量。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火速平剿罗州叛乱。”

皇帝龙颜微缓,对徐阁老微一点头。

眼看圣心已定,众人纷纷认同徐阁老谏言。

一番商议过后,皇帝第一次把五个都指挥使司任命调度权,交给了徐阁老。

这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几天来,端王党内部都闹成一锅粥了。

连林翁私下跟韩皎探讨时,都觉得这次是燕王党抢占上风的时机。

韩皎对打仗的事,实在一窍不通,听同僚们分析罗州地形听得差点昏睡过去,好不容易等到上课时间到了,才打起精神去见可爱的小皇子们。

谢安一见到韩皎就欢天喜地,彩虹屁吹得飞起,显然,九皇子已经把端王病情好转的程度告诉了兄弟们。

不过大boss本人倒不是很积极的样子,一堂课上完,谢夺始终安静地翻书,偶尔也跟谢靖谢安说句话。

但是……他一直没看韩皎一眼。

这很反常。

自从韩皎成为侍讲,大boss在他课上的积极程度远超谢靖,当然不是在求知的路上充满期待,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跟韩皎抬杠。

韩皎几乎已经习惯了被那双仿佛在燃烧的琥珀色双瞳紧追不舍,所以这堂课面对低头看书的臭弟弟,别提多别扭了。

是因为昨天被他撵回宫生气了吗?

心里有些打鼓。

自由讨论时间,韩皎主动跑去老地方,拉开圈椅,在大boss身边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