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页)

石太夫人的脸色变了:她竟没有想到这一层。也是,皇家要的人,谁家敢截胡?这样说来,女儿除了嫁入皇家竟是别无选择了?

她心疼起来:宫里岂是个好去处?那是个能吃人的地方。她捧在掌心的女儿,背靠着侯府,出身高贵,嫁妆丰厚,不管嫁给谁都不会过得差,偏偏要去那处受人压制。

初妍见石太夫人眉头深锁,忧心忡忡,乖顺地偎依在她怀中,柔声宽她的心:“母亲,你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也没有不愿意进宫,陛下一直待我很好。”

这一世,比起前世,已经好了太多。

只要她依着计划做,梁太后多半会极力阻止她进宫。便是万一失败,真到了那万不得已的地步,她进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世她能得到卫昀的庇护,在宫中活得自在,没道理今生会过得更糟。大不了熬过最初糟心的一段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石太夫人见女儿乖巧懂事,心中怜意横生。她暗暗下决心:在婚事上自己无能为力,让女儿受了委屈,总不能在银钱上再让她受委屈。自己要更用心地为女儿准备嫁妆才是。

初妍的嫁妆是从小就备的。然而若要嫁入皇家,从前准备的那些家具以及铺子田契就没有多大用处了,反倒是银钱首饰,珠宝衣料需要多备。

石太夫人决定原有的嫁妆不变,再在这个基础上多添些金银首饰与压箱钱。自己的嫁妆多,金银珠宝更是有许多,搬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这几天就叫方妈妈拿着钥匙,把库中值点钱的都拿出来清点,除了田契和房屋铺子这些不能搬动的,其它都给女儿。

钱是人的胆,有了钱,不管女儿最后嫁给谁,至少日子不会过得窘迫。

她想到做到,拉着初妍去看箱笼中的珠宝:“来,悠然看看,这些都是娘历年积攒下来的,你喜不喜欢?”

*

与此同时,客院。

刚刚安顿下来的秦姑姑正眼也不看小丫鬟端来的精致菜色,趴在案前奋笔疾书,将忠勇侯府小姐的无礼行径一一记录在条陈上。

这样没有规矩,不知尊重太后的人的小妮子,不把她掰正,是万万不容许进宫的。

秦姑姑满心愤怒,心情澎湃,下笔如有神助,不一会儿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她小心地吹干墨迹,将条陈折起,封好,对宫里跟她出来服侍她的小宫女道:“你回宫一趟,把这交给寿安宫的夕晚姑娘。”这个时候进宫还来得及。

小宫女应下,藏起条陈匆匆走了出去。

秦姑姑唇边露出一丝冷笑:叫这个娇滴滴的忠勇侯府小姐目中无人,明天太后娘娘的旨意下来了,她就知道厉害了。

第二天,秦姑姑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好叫这个蛊惑圣上的娇小姐知道厉害。对方敢反抗也不怕,梁太后的旨意很快就会下来。

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实在想得太容易了。

她压根儿就没能见到初妍的面。

秦姑姑愤怒之极,连带着对尤氏的脸色也难看之极:“贵府小姐真是好大的架子。”

尤氏歉意地道:“去六叔家的行程是他们兄妹早就定好了,实在改不得,还请姑姑见谅。”

事实上,这个行程昨天才定。

昨夜在闲云院一起用了晚膳后,初妍就把姬浩然拉在一边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姬浩然神情激动,等到回了正院,就告诉她兄妹俩今儿要一起去姬凌安家一趟。

尤氏当时就急了,问秦姑姑那里怎么交代。初妍对她附耳说了一通,尤氏将信将疑,却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当即牢牢记下初妍教她的话。

这会儿,她就按统一过的口径说出了理由。

秦姑姑气得心口疼:好啊,她昨天劝诫姬小姐不要独自外出,今儿那位就拉着忠勇侯一起外出了,好,真好。

秦姑姑脸色铁青:“贵府小姐既然不把太后娘娘的旨意当一回事,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有将此事禀报给太后娘娘,由她定夺。”

尤氏笑盈盈地道:“姑姑何必如此。太后娘娘虽说了让姑姑教导宫规,可没说除了学宫规,我家妹妹什么都不能做吧?”

秦姑姑听了她一通道理,更加气愤了:她还没见过谁家的姑娘学宫规时,还敢整天往外跑的。

尤氏笑容温婉,又道:“姑姑消消气。这天气越来越热,燥火上升,容易动气,我叫她们给姑姑煮点清火的绿豆汤。要我说,今儿姑娘不在家,姑姑正好松快一天,太后娘娘又没说从哪天开始学,今儿啊,就当休沐了。”

秦姑姑差点没气疯:见鬼的“休沐”,这宫规还没学呢,就开始休沐,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不行,她一定要告诉太后,一定要!

秦姑姑捂着疼痛的胸口,再次回到了书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