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三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处(第2/3页)

和刘掌柜夸张的言语想必,成叔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模样。

“呃!”

这回,轮到刘掌柜抓瞎了;毕竟客户需求便是第一,无奈下也只好灰溜溜蹩回去,又把醒言给叫过来。只是,他趁人不注意时,小声威胁着少年一定要小心伺候客人,尽量不要影响他们多点菜。然后,这刘掌柜便很没面子的消失到柜台之后,等待下一次突发状况的降临。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成叔直截了当问少年,这饶州城邻近,倒底有没有啥值得一游的山峦。

听得成叔之言,不想给饶州人丢面子的少年,挠了半天的头,一番搜肠刮肚后,还只能无奈的告诉眼前老者:

“不怕您老笑话,俺们这饶州城虽然名胜景儿很多,可就是城郊外着实没啥值得一看的名山。”

“离咱饶州城不远的鄱阳县境内,倒是有不少山丘。可依我看,却也只是一般。稍微有点看头的,又都离这饶州很远。这饶州城左近嘛——呃,俺家倒有一处祖产山场,虽然占地广大,但山体低矮,只能算个野山头。”

“哗!~你家有山呀?!”

一听醒言之言,那少女立即放过眼前那盘猪手,很感兴趣的追问少年:

“你家山头叫啥名字呀?还没有名字吗?没名字我就给取一个了!”

“呵~”

见少女如此热情,少年也报以和善一笑,言道:

“俺家那山,大伙儿都把它唤作『马蹄山』。因为附近老人们传说,这山丘是当年玉皇大帝所骑的天马下凡,打滚时拱出了鄱阳湖,飞天前又踏下一颗蹄掌印。我家马蹄山,正是这个马掌心。”

听到“马蹄山”这仨字,成叔和少女眼睛同时一亮:

“好有趣的故事哦!不知这位大哥能不能带我去看一看?”

这是涉世未深的少女,正巧不知道该怎么打发下午的时间。

“嗯,正好陪小姐一起去看。喏,这位小哥,如果你愿意辛苦一趟的话,这锭银子就归你了!”

这是一直看上去稳重端庄的成叔。不过机灵的少年可以看出,这位成叔可不仅仅是因为少女感兴趣才这么费心上力的张罗,分明是自己也动了兴趣。

“真搞不懂啊!就那荒山有啥好看!这俩外乡人还真有兴致。难道真个被我这小道传说给打动了?不过这锭银子倒是不轻,抵得上俺一俩月的工钱了……”

“咦?不对哦!这老头干嘛这般慷慨呢?这银子不会是假的吧?”

正在患得患失胡思乱想的少年,突然觉到有两道明光烁烁的眼神,正在盯着自己——原来正是那少女,见他忽而机灵干练,忽又呆头呆脑,觉得非常有趣,正拿双眼盯着他看。

不知什么缘故,少年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那张和清河老道历练过无数次的脸皮,竟破天荒的微微红了一次!

等成叔和那位少女用餐完毕,他们并没有马上跟随醒言去游览马蹄山。倒不是因为他们失去兴趣变了卦,而是那位小姑娘,临时又决定想要先在城内转一转,感受一下饶州城的风土人情。成叔也没有怎么反对,导游张醒言也没什么意见,反正缺席下午塾课也不是第一次;无论是去马蹄山游玩还是在饶州城内转悠,也没啥本质区别。

于是,成叔和那少女便在醒言向导下,开始在饶州城里闲逛起来。

正如前面所言,饶州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城,城内规格与天下其他城池相比,也没多大区别,无非是柳夹街道,坊间唱卖,无甚出奇之处。

那时倒还没有那种编制城郭十景的风气,不过张醒言倒底跟着季老先生读过诗书,虽然迫于生计不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常不得不混迹于街肆;但他素来聪敏,胸中所学反比那些纨绔膏粱的同窗子弟,要通透精深得多。

因此,虽然饶州市井平淡无奇,但少年不免常常借题发挥,简简单单的景物,也安上诸如“古庙梵钟”、“秋河秀色”、“流水人家”、“环城翡翠”、“小城灯火”之类的高雅名目,再结合上那些从稻香楼三教九流食客处听来的奇谭轶闻,便总能将一段本不起眼的景物,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这一番有虚有实的趣味言辞,不仅将那稚龄少女深深吸引住,便连饱经风霜的成叔,也常常颔首称道。

经过大半个下午的游玩,三人已经比较熟悉。特别是两个年轻人,更是远比开始时融洽自然得多。

醒言已知那位大叔就叫作成叔。只是那少女的名姓,虽然当时市井男女风气不似后世那般拘束,但一般女子的姓名,还是不会轻易告诉陌生男子。于是少年便常常苦于不知该怎么称呼那位少女,最后终于忍不住问起成叔那女孩的名姓。

没想,那少女正与醒言投缘,闻他问起,便略含羞涩的主动告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