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最后的使命(第2/4页)

只不过,现在并不具备将主人接回家的条件。而在具备足够的条件和能力将主人从火星上接回之前,它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能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幸存下去。

暂时蛰伏起来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它改造了这座地下室,回收了陆舟家中的一切可能暴露它存在的线索,并且在这座堡垒中储存了足够多的补给物资,以确保即便发生了最极端的情况——整个研究所整体搬迁,也不会有人发现在那地基之下还藏着这么一座特别的“避难所。”

毕竟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个有生命的AI终究属于异类。

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能够公正的保护它的权益,在失去了主人的庇护之后,没有任何人是可以信任的,它必须小心躲藏在人类社会的阴影之下,只有不被人发现,才能将一切的秘密带去未来。

而这,也是陆舟留给它的最后一道任务。

藏好。

在情况允许之时,将他从火星上救回来。

……

十二月十日。

紫金山大酒店,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其中有政商界的大佬,也有一些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但主要还是以学术界的人士为主。

在酒店的大厅里,站在聚光灯的面前,穿着黑色礼服的陈玉珊用温和而庄严的声音,宣布了陆舟科学奖的成立。

根据陆舟科学奖基金会公布的相关细则,该奖项的评审将由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来进行,力求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所有环节的公开透明。

与此同时,陆舟奖暂时分为五个大类,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学等五个方向。

遴选模式基本上和诺贝尔奖一样,每年选出一个当前最杰出、学术价值最大的研究成果,并对该研究方向上成果最突出的至多三名研究人员授予该项荣誉。

根据陆舟科学奖基金会起草的规则,星空科技将向其注资100亿RMB初始资金,用于投资高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并将每年收益的百分之三十拿出用于支付基金会的管理费以及一般开支,同时为本年度获奖者颁发至少1000万RMB的奖金。

至于其余的部分,则存入基金池中,为该基金会创造更大的收益,以用来支付未来的奖金。与此同时,基金会的管理者将根据实际情况,裁定是否上调奖金额度,以及设置新增的学科奖项。

除了主动调节奖金额度之外,该奖金的基准值将根据当年央行发布的通胀率逐年上涨,以确保无论在经济周期的任何阶段,这笔钱都能发挥出奖金成立之初的1000万RMB的购买力。

与此同时,该奖项受到华国科技部的赞助和担保。

如果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该基金破产或者无法支付奖金,科技部将承担百分之五十的奖金支出,并在必要时刻对该基金会进行收购,以确保该奖项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事实上,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以星空科技的技术底蕴,还有陆舟留下来的庞大遗产,都是远超诺贝尔本人无数倍的财富。

而在基金的经营过程中,国家也会出于扶植高科技产业、鼓励科研活动的目的,对其予以一定的政策帮助。

就像瑞典一直以来为诺贝尔奖基金会开的那些绿灯一样。

“……科学的探索需要奉献精神,当我们在鼓励奉献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那些为学术贡献出青春的人。”

“这笔奖金设立的初衷,便是为了对那些在科学的道路上孜孜求索的人们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让他们至少不用为生计而困扰。”

“而与此同时,我们相信这笔钱在他们的手上,将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开幕式的讲话结束之后,陈玉珊在全场宾客的注视之下,将一张由陆小彤代替为签名的支票,放进了一只蓝色的募捐箱中。

亲眼见证了这一刻,会场内响起了雷动的掌声。

从今天开始,一个由世界最伟大学者命名的奖项,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

它注定将成为科学界中,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只是因为那丰厚的奖励,更是因为赋予它特殊意义的那个姓名。

新发布会结束之后,由基金评审委员会推举的学科代表,宣布了第一批获奖者的名单。

就在那5名获奖者上台领走奖金的时候,先前从台上走下的陈玉珊,已经被到达现场的记者们给团团围住了。

“您好,陈玉珊女士,请问您是以什么样的身份来举行的这场新闻发布会?”

陈玉珊:“很多身份,其中最主要的大概是星空科技的经理,陆小彤女士的代理人,以及陆舟本人的未婚妻。”

“……我们都知道12月10号是诺贝尔奖的颁奖之日,请问您为何选择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作为揭晓陆舟科学奖的新闻发布会?这其中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