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青袍怪客来挑战黄石奇招未奏功(第6/6页)

松石道人“哼”了一声,沉着应付。他情知对方是要迫他使出镇山剑法,但他偏不服气,仍然没有改变剑法。

松石道人挟着数十年功力,只用“连环夺命剑法”,也还足以应付,可是却不能取胜。这青衣汉子的武功好得出奇,远远超出松石道人的估计。他虽然也胜不了松石道人,但要比松石道人从容得多,往往在斗到十分激烈之时,还能忙里抽闲,抽一口烟。

不知不觉已斗了百招开外,双方仍是打成平手,青衣汉子那一斗烟也早已吸完了。更妙的是,自从他初下场时喷出了一口烟之外,后来在他的口鼻之中,就再也没见到一丝烟气。众人只道他的烟瘾奇大,把烟都吞下了肚,倒也不觉得特别奇怪。

可是在松石道人心中,可就满不是味儿了。对方不过是个仆人身份,自己竟然容他打到百招开外,还不能占到一招半式的便宜,而且对方还能够偷闲抽烟,分明是意存轻视。别人如何想法松石道人不知,但他自己已是深感面上无光,似乎所有向他投来的眼光,都是向他嘲笑。

松石道人咬了咬牙,杀机陡起,终于使出了他独步武林的“九宫八卦阵”剑法!霎眼间,只见满场都是剑光,忽东忽西,忽聚忽散,宛如水银泻地,花雨缤纷!又好似松石道人变幻出无数化身,四面八方都是他的影子,场中诸人,几曾见过如此奇妙的剑法,看得目眩神迷,连喝彩都忘记了。

原来“九宫八卦阵”本是武当派所创的一个“剑阵”,按乾、坤、艮、巽、坎、离、震、兑的八卦方位,各由一个弟子把守,再加上一个弟子在阵势中央八方兼顾,共是九个弟子组成,是以称为“九宫八卦阵”。后来松石道人苦心钻研,练成了一个人便可以替代一个“剑阵”。

这“九宫八卦阵”剑法一展,就似有九名武当弟子,互相呼应,围攻敌人。以一个人更代一个剑阵,当真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剑法。竺尚父看了,也不禁耸然动容,心道:“中原各派,果然各有各的看家本领。这一剑法足可以与天山派的须弥剑式并驾齐驱。只可惜这老道年纪虽大,功力却还未纯。这一剑法大约是新创未久,也还有未能尽善尽美之处。假如是换了江海天来使这路剑法,只怕连我也未必能够破解了。”

竺尚父委实是个武学的大行家,只是看了一看,就从非常繁复的剑法之中看出了它的破绽。他猜得不错,这剑法松石道人创立至今,不过十年。十年时间在常人的观念当然不算短了,但对于一种武学而言,这点历史只能算是初生的婴儿。要知各大门派任何一种够得上是第一流的武功,都是经过许多代的聪明才智之士,不断增益,不断改进,这才达到“成熟”的阶段的。松石道人创这路剑法不过十年,当然未能尽善尽美。而他因为以毕生的心血来钻研剑法,对于内功的修习,当然也就不能同样用心,是以落在行家的眼中,就觉得他未够纯厚了。

但话说回来,这“九宫八卦阵”剑法在竺尚父眼中虽有些少瑕疵,但已经是另辟蹊径,独创一家的剑法,足以与任何上乘剑法抗衡。松石道人的才智在武林中也算得是出类拔萃的了。当然他能够创立这路剑法,也还是由于继承武当原有的“剑阵”而来,并非仅凭他个人之力。但从九人组成的“剑阵”变为一人可使的“剑法”,则应归功于他个人的天才。

这青衣汉子是竺尚父的管家,已得了主人的六七成功夫,因此还可以勉强抵挡。但毕竟远不及主人的见识,竺尚父看得出的破绽,他却是看不出来。即使偶尔看出一两处,凭他的真实本领,也还未能破解。不过,他胸中早有成竹,却是另有破解之方。

松石道人瞬息之间,踏遍八个方位,一口气接连刺出九剑,就似有九名武当弟子,同时向这青衣汉子发动攻击,杀得青衣汉子只有招架之功。九招剑法首尾相连,第一个九招过了,第二个九招续发,俨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毫不容许对方有喘息的机会。

眼看这青衣汉子已是险象环生,命在俄顷。他却忽地笑道:“你这镇山剑法果然非同小可,我再与你较量一下听风辨器的功夫。”正是:

诡计多端争一胜,主人如虎仆如狐。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