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不辨恩仇成大错虽非骨肉胜亲生(第5/17页)

杨炎心头一跳,说道:“不知老前辈想要知道什么?”

萧逸客道:“我想问灵珠的外公,听说你是叫他爷爷的,他老人家好吗?”

杨炎愕了一愕,说道:“原来灵珠已经告诉你了。我离山的时候,爷爷精神还很健旺,想必还可以活很多年的。实不相瞒,这次爷爷叫我下山,就是想我替他找到女儿的。不料灵珠已经父母双亡,只有她是爷爷的唯一亲人了。我很希望灵珠能够认她外公,只是她不肯听我劝告。”

萧逸客道:“灵珠外公对她父亲之事你是知道的了,灵珠怨恨她的外公,从来也不肯提及的。只是因为你的缘故,她要把你的来历告诉我,方始第一次和我说起。这其间恩怨纠缠,一时也难得灵珠会回心转意,慢慢再说吧。不过,现在我却要和你说另一件事情。”

萧逸客道:“灵珠的父亲因何遭受杀身之祸,真正的原因,恐怕她的父母都不知道!”

杨炎吃了一惊,说道:“如此说来,萧老前辈,你是知道的了。”

萧逸客道:“不错。我最要好的朋友被人害死,我当然要查究原因。我是费了许多心力,方始知道这个绝大的秘密的!”

秘密而且是“绝大的秘密”,杨炎不禁更是惊疑,问道:“她父亲真的是有富可敌国的宝藏?”

萧逸客道:“不是。这秘密所涉及的东西,若是落在普通人手中,可说是分文不值!但却可以令到当今皇上,寝食难安!”

杨炎问道:“萧老前辈,何以你不告诉灵珠?”萧逸客道:“我已经知道那件东西并没在她手,那就不必告诉她了。这个秘密,她知道了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所以我才利用有关宝藏的传说,作了个似乎合于情理的推测,好让她不再查究。”

杨炎说道:“这个秘密,萧老前辈可以告诉我吗?”萧逸客道:“我要你单独陪我出来,为的就是要告诉你。我先问你,你可知道你爷爷的身世之隐?”

杨炎说道:“爷爷没有告诉我。不过我已经从灵珠口中知道了。”

萧逸客道:“她怎样说?”

杨炎说道:“她说她母亲的祖先是年羹尧的心腹武士。年羹尧是康熙雍正年间的名将,帮清廷开辟疆土,是满清皇帝的‘功臣’,却是汉人眼中的国贼。后来这个‘大功臣’被雍正皇帝所杀,她外公的爷爷怕受株连,故而逃至中印边境隐居。传到她外公这一代是第三代。”

萧逸客道:“她对你真是不错,她本来是以这家世为耻的,对你也都说了。不过她说的却并不全对,最关重要的地方她说错了。”

杨炎说道:“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想给别人知道的秘密,她不肯完全告诉我,那也不能怪她。”

萧逸客道:“不是她对你隐瞒,是她的外公对女儿有所隐瞒。她从母亲口中知道的‘家世’,那已经是经过她外公粉饰的了。”

杨炎说道:“那么我这位爷爷的爷爷,真正的身份究竟是——”

萧逸客道:“是年羹尧的幼子,也是唯一逃出了性命的年家的人!”

杨炎呆了一呆,说道:“怪不得爷爷要隐瞒身世,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让她知道。但这个秘密和灵珠父亲的被害有何关系?”

萧逸客道:“关系可大着呢,他之所以惨遭杀身之祸,就是因为他是年羹尧后代的女婿。”

杨炎说道:“灵珠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料想亦是不知。”

萧逸客道:“他不知道,但别人却是知道的。”

杨炎说道:“这我倒有点弄不懂了。年羹尧是在雍正年间被处死的,距今大约有——”

萧逸客道:“七十年了。”

“经过了这么悠长的岁月,案子亦早已结束了,何以清廷还要追究?再说即使追究年家当年逃亡的后人,也该是追究灵珠的外公,不该去暗杀他的女婿呀。”杨炎满腹疑团,问道。

萧逸客说道:“这就牵涉到与当今皇上也有关系的一件大秘密了。这事是要从年羹尧在生之时说起的。年羹尧在雍正年间曾经手握兵权,位极人臣,你可知道他被重用的原因吗?”

杨炎说道:“听说他很会打仗。”

萧逸客道:“不错,他是善于用兵。但他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连雍正皇帝都要忌他几分,却是为另一个原因。他曾经帮过雍正的大忙,雍正能够做到皇帝,他的功劳最大。

“雍正的父亲是康熙皇帝,康熙儿子很多,一共有三十五个,以四皇子允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和十四皇子允禔最有才干。但允禔更得父皇信任,兵权归他掌握,年羹尧当时还不过是他手下一名将军而已。

“清帝的继承办法甚为特别,传统惯例是由皇帝预先立下遗嘱,指定继承大位的人选,密封起来,放在乾清宫的一块题为‘光明正大’的匾额之后,待皇帝驾崩之后,方由顾命大臣会合诸皇子一同打开先皇的遗嘱,事先除了皇帝之外,谁也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