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回头始识风波恶放眼应知天地宽(第6/15页)

杨牧说道:“汉满蒙回藏,五族一家,不管是哪一族人,也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你要骂满州人做鞑子?”

杨炎想了一会,说道:“这点你责备得对,不过我的原意,‘鞑子’二字,只是指不属于汉族的坏人的。既然易生误会,今后我不再用它就是。”

杨牧说道:“既然你不是特别歧视满族人,那么我替满人皇帝做事,也许不是什么过错了。试问一家人有五兄弟,汉人是大哥,满人是二哥,蒙古人是三哥……为什么只许大哥做皇帝,不许二哥做皇帝?”

杨炎觉得父亲说的也有点道理,但在想了一会之后,却不禁摇了摇头:“话虽然可以这样说,但事实还是有点不对!”杨牧道:“什么不对?”

杨炎说道:“因为满人做了皇帝,并不把汉人当作兄弟。我虽然年纪轻,知道的不多。但也听人说过,清兵入关的时候,有过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事件,也不知杀了多少汉人!”说至此处,蓦地想起昨晚方始从范魁口中知道的一件事情,继续说道:“其实你知道的当然比我多,因为首创杨家六阳手的你那位祖先,就是清兵入关之初,帮义军守过嘉定的。你如今充当鹰爪,不觉得愧对祖先么?”

杨牧面上一红,说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一百多年前的旧账算它作什么?”

杨炎说道:“旧账不算,莫非如今的皇帝就对汉人很好了么。”杨牧说道:“汉人当上皇帝,也不见得就对汉人很好。史书上的暴君哪一个朝代没有?”

杨炎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孩子,当然不及父亲能言善辩,但他想了一想,终于也还是给他想出了一个道理来,说道:“好,那就不管他是汉人或是满人,总之是坏皇帝就要反对,是好人也就不该替坏皇帝做爪牙!”

杨牧说道:“你又怎知道现在的皇帝是坏皇帝?皇帝手下那么多人,有些人做了一些坏事是免不了的,却不见得他比起以前的皇帝特别坏啊!”

杨炎说道:“我没有见过皇帝,但我知道他是坏人。纵然不是特别坏,也是坏得可以的了!”杨牧说道:“何所见而云然?”杨炎说道:“我相信我的朋友,要不是你们的皇帝坏得可以,为什么有那么多好人反对他?”

杨牧问道:“你的朋友是谁?”杨炎冷冷说道:“你想去抓他们吗?”杨牧说道:“我只怕你受了别人的骗。”杨炎说道:“要是别人说这句话,我非打他不可!”

杨牧笑道:“那我倒要多谢你对我手下留情了。但你就这样相信你的朋友而不相信我?”杨炎说道:“你一天充当鹰爪,我就一天不相信你!好,我要和你说的话都说完了,听不听由你!”说罢满腔郁闷,眼角不觉沁出两颗泪珠。

杨牧叫道:“且慢,且慢!”杨炎回头过来,说道:“你不肯听我的劝告,又叫我回来做什么?”

杨牧说道:“你,你到底是谁?”杨炎说道:“我早已说过了,我不能告诉你!”杨牧眼睛潮湿,注视着他,说道:“你何必瞒我,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你是……”

杨炎连忙打断他的话道:“你若是知道我是谁,那也不必问我了。你我话不投机,从今以后,我也不会再见你了!”

杨牧说道:“你这样急做什么,我还有点话要说呢,唉,不是我不想听你的劝告……”杨炎只道父亲已经有点回心转意,于是又再坐下来,说道:“那你说吧,为何你不能听我的劝告?”

杨牧长长叹了口气,说道:“老实告诉你,我本来也不想做什么大内卫士,我有说不出的苦衷!”

杨炎说道:“既是难言之隐,那就不必说了。”

杨牧说道:“家丑不外扬,对外人我是当然不会说的,但对你……”杨炎掩了耳朵,叫道:“我不要听,我不要听!”

要知他虽然从杨大姑的口中得知这件“家丑”,但他也从冷冰儿的口中,知道母亲当年是怎样受了委屈,后来又是怎样为了义军牺牲的。纵然一时难辨是非,他对母亲还是怀着一份崇高的敬爱。他不愿意从父亲的口中,亲耳听到父亲说母亲的坏话!

杨牧说道:“是不是我不说你也知道了?”杨炎不作声。

杨牧继续说道:“好,你既然知道我就不必说了。只是我要告诉你,我有一个儿子,若然他还活着,刚好和你一般年纪。他上了坏人的当,那坏人毁了他的父亲,害死他的母亲,却冒认是他的生身之父!这是我平生的大恨!儿子找不回来,我枉自为人!冒充侠义道的人对不起我,我也不在乎侠义道怎样骂我了!”

杨炎说道:“假如你不肯做什么大内卫士,我相信你的儿子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