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少年落拓云中鹤陈迹飘零雪里鸿(第6/10页)

两下抽招换式,旗鼓相当,见招破招,见式破式,攻虚捣隙,各展绝技。这样又打了七八十回合,旁观者看来,似乎董绍堂更见凶猛,但行家眼中,已看出他渐渐不支了。少林派的十八罗汉手乃是镇山绝技,更何况加上司空照那精湛的点穴、按穴功夫,他的天龙掌法,竟给司空照比了下去。

激战多时,斗得火热,董绍堂猱身进掌,用了几招“三环套月”、“灵猿献果”、“排山运掌”,连环进招,企图猛攻取胜。哪知司空照沉着应付,容他欺身直进,一掌劈来时,突的吸胸凹腹,肌肉内陷,只差半寸没让董绍堂的掌锋扫上。说时迟,那时快,司空照右掌倏翻,化为“潜龙升天”之式,掌缘向董绍堂右臂一搭,向上一撩,开声吐掌,猛按董绍堂的愈气穴。

董绍堂没料到他在连环掌法猛攻之下,还能使出如此毒辣招数。他急往后一仰身,脚踝用力一登,立即如箭一般,全身倒着往后窜去。这也是亏他几十年功力,凭着小巧的轻身之技,避开险招。然而饶是这样,他的肩头给司空照掌风扫着,竟感到火辣辣的痛。

他恼羞成怒,一伸手几点寒星便照司空照打去。司空照身法何等轻灵,焉能给他暗器打中?他疾如飘风,左躲右闪,董绍堂的几枝袖箭,全都打空。

然而董绍堂之意,也并不在乎以暗器奏功,他只因对掌输招,怕司空照跟踪赶来,因此先发暗器,挡他一阵。随即拔出雁翎刀,要凭他威震北五省的单刀,折服这风尘侠隐司空照。

宝刀出匣,闪闪生光,司空照给他暗器一挡,稍一停步,董绍堂已拔刀扑到,大声喝道:“你这贼子,还不快亮兵器接招?”他倒并非因顾念旧情,不肯暗袭,而是一来他在刀法上颇有自信,二来他们三个出京之日,官方吩咐,最好是能诱降或者生擒,非不得已时,不要将他毙命。因为清廷很想从太平天国的遗老口中,探知其他匿居的孤臣孽子藏身之处。

司空照望了董绍堂一眼,十分愤怒,这个叛徒,非但甘心做胡虏奴才,苦苦相逼,而且连江湖上输招之后,就得服输的规矩,也全然不顾。

然而时机紧迫,已不容他愤怒了,董绍堂那逼人的刀光已步步迫来,声声索斗。董绍堂这口刀是百炼缅刀,吹毛立断,昔年也是仗这口刀替北王韦昌辉谋杀了东王杨秀清的,正是成名利器,大有来历。

司空照本来也有翼王石达开送给他的“龙吟剑”,论锋利当更在董绍堂雁翎刀之上。无奈司空照生平不愿仗兵器克敌,更因龙吟剑是翼王所佩,他既尊崇故主,复怕睹物伤人,因此不愿拿来当自己的佩剑。更兼这天他劳作之后,在半山赏泉,逸致闲情,哪料有兵戈拼斗?因此竟没有带什么兵器!

而今董绍堂亮刀出手,他虽会空手入白刃功夫,却不敢冒险与这口宝刀格斗。他后退几步,双眼圆睁,周围一扫。董绍堂雁翎刀扬空一闪,又大声喝道:“你还不亮兵刃受死,更待何时?”

司空照一声长笑,蓦地斜掠出数丈开外,双手在一株粗可合抱的老松枝干上一攀,立刻拗折了一枝长可丈余,粗如人臂的老松枝干,迎风一抖,就把它当成虎尾棍,来斗雁翎刀。

董绍堂见司空照折下松干,与自己相斗,不禁心中冷笑:“这可是找死?你纵是铁棍,我也不惧,何况是木头。”他猛扑上来,宝刀起处,径取司空照而来。

司空照将松木一抡,虎虎生风,便待扫掉董绍堂的刀。不料董绍堂在刀法上竟有精湛造诣,更以兵器灵便,如何会给扫中,他倏地掣将回去,刀光裹体,一避“棍”锋,立施侧袭。

这一来,司空照在兵器上先吃了亏,他的松干虽长,却转动不便,连轻身功夫也受了影响。他虽使出虎尾棍圈、点、抽、撤的上乘功夫,无奈这枝随手拗下的松干,到底不是虎尾棍,圈时不圆,抽时不疾,幸司空照经验老到,不然早就落败了。

董绍堂宝刀寒光翻飞,寻瑕抵隙,硬斗硬碰,要来截司空照这株松干。司空照虽闪避刀锋,无奈到底运用不便,斗了十多个回合,竟被董绍堂的雁翎刀碰上,咔嚓一声,截去了一小半。董绍堂捡到便宜,哪会轻饶,闪电般的便贴棍进刀,待削司空照的手腕。

司空照也算机灵,倏地将松干一转一轮,便抽回去,这么一来,虽阻了他的贴棍进刀,松干周围,也已被刀锋所削,木片纷飞,散了满地!刀锋之快,可想而知!

司空照虎吼一声,倒纵出两三丈外,低头一看,这枝松干只剩下七尺来长,而且剩下的前半截周围,也已给削得有些尖了。

方复汉在岩石后面,看得大惊失色,正待舍死相救,不料司空照这时,反比先前镇定,哈哈笑道:“叛贼你别得意,看枪!”声音坚定,充满自信,他竟将这半截松干,当成一枝花枪,施展金枪二十四式,反迎上去,再斗董绍堂这口扬威北五省的雁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