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群雄纷起诛奸细一死何辞谢本帮(第6/8页)

东海龙取了一杆长枪,一马当先,冲上前去,长枪舞得呼呼风响,向他射来的乱箭,都给他长枪拨落。宋金刚等一众英雄,紧紧跟在他后面,冒着箭雨冲锋,虽然又死伤了几人,但双方的距离,已是越来越近。

转眼间已冲到金军阵前,一个军官是金国著名的勇士,不识得东海龙的厉害,自恃本领,拍马迎来,东海龙大吼一声,长枪飞出,从这个军官的前心射入,后心穿出,登时人仰马翻,死于非命。金军阵脚摇动。

神驼太乙跟在完颜长之身边,见东海龙来得凶猛,怒道:“待我去收拾这糟老头儿。”完颜长之微笑道:“不必与他们逞血肉之勇。”此时一众英雄都已杀到,眼看双方就要短兵相接,完颜长之忽地将令旗一展,喝道:“用火烧他!”

金军两翼分开,中间现出一队黑衣武士,人人手上抱着一个长达一丈的圆筒,黑黝黝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众英雄方自一怔,陡然间只听得呼呼风响,火光耀眼,每一个圆筒都喷出了火来。登时就似有数十条火蛇,吐出火舌,择人而啮。众英雄猝不及防,许多人身上着火,烧得焦头烂额。东海龙在地上一个打滚,扑灭了身上的火焰,跳起身来,抢了一个喷火筒,也向金军射去。可是他一个人究意是敌不过数十条火蛇的扫射,其他的人抢不到喷火筒被烧伤的已经不少,只得退后,离开了喷火筒所能及的范围。

完颜长之吹起号角,正面的金军以喷火筒开路,步步挺进。围绕着山腰的各处金军也都放起火来。

原来这喷火筒是完颜长之的又一“秘密武器”,玉门关外,盛产石油,在地底下涌出来,当地人称为“黑水”(其时还未知道“石油”这个名辞),完颜长之利用这种“黑水”,叫巧手匠人制成了喷火筒,火力可以射到三丈开外。完颜长之这次是意欲将首阳山上的群雄一网打尽,故此最初只是用神臂弓射着阵脚,而不肯马上便用火攻,他是要等待包围圈完成之后,才动用喷火筒,叫山上各处起火,把山顶变成火海。这样部署,山上的人不论从哪一个方向冲下来,就都要受到火海所阻了。

可是由于东海龙等人冲来,他们的“火攻”只能提前发动。山后还有一个缺口,金军未曾占领,亦即是包围圈的一环尚未完成。武士敦当机立断,马上叫丐帮弟子从后山这缺口冲出,他自己则与笑傲乾坤等人去抢救陷入火网的群雄。同时,山脚被包围的西岐凤这一班人,也需要他们前去解围。

喷火筒在山上使用最为见效,山上草木茂盛,着火即燃,但也有一个毛病,前面一着了火,后面的金军也就不能前进了。

武士敦把朱丹鹤挟于胁下,喝道:“谁敢挡路,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一众英雄之中,以他的掌力最为雄浑,当下选择了火势较弱的地方扑去,呼呼几记劈空掌打出,把一股火焰打得火舌反吐,转过方向燃烧,吓得附近的金军纷纷躲闪。

跟在他后面冲击的有十几个丐帮的六袋、七袋弟子,这些有丰富对敌经验的丐帮高手,想出了一个暂时救急的灭火之法,他们都是背着一个讨米袋的,此时就把泥土塞满袋中,抱着泥袋,在火上滚过去,只要火势不是十分旺盛的地方,给泥袋一压,火苗便给扑灭。这个方法虽然只是在火势较弱的小面积见效,但毕竟也闯出了一条路。

武士敦手起掌落,打翻了几个武士,挡者辟易。东海龙扑灭了身上的火焰,大吼一声,须眉怒张,跟着冲进敌阵。他的混元一炁功足以开碑裂石,也是厉害非常。丐帮高手与江湖好汉两股人会合,拼了性命,杀入金军队伍之中,势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喷火筒与神臂弓都是利于远攻的武器,一到近身肉搏,便毫无作用,此时只是各凭本领的决斗了。

武士敦正向前闯,忽觉一股冷风,如箭射来,饶是武士敦功力深厚,也自感到透骨的寒意。武士敦一掌拍出,只见来的是神驼太乙。太乙喝道:“你挟持师叔,犯上作乱,若不放人休想活命!”欺身直进,掌劈指戳,截住了武士敦的去路。

武士敦知他玄阴指的厉害,横掌护胸,暗运玄功,便要用大力金刚掌与他硬拼,但他胁下挟了个人,不及太乙的灵活,他掌力未吐,太乙已闪到他的侧边,倏地一指,竟然是向着朱丹鹤的天灵盖戳去。朱丹鹤被武士敦倒挟胁下,脑袋下垂,太乙身躯高大,要弯下腰来,指尖才能戳着他的天灵盖。

武士敦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太乙是要想杀人灭口。在这千钧一发之间,武士敦左臂挟人,无法解招,只得一个旋身,拼着背心受他一指,保全朱丹鹤的性命。

双方动作都快,眼看太乙的手指就要戳着武士敦背心的“大椎穴”,这是人身十二死穴之一,倘给他一指戳中,武士敦纵是内功深厚,着了他的玄阴指力,只怕不死也得重伤。就在此时,忽听得“叮”的一声,柳元宗背着公孙隐,铁杖在地上一点,一掠数丈,及时赶到。他背了个人,依然能够使出最上乘的轻功,人在半空,铁杖已是一招“鹰翔隼刺”,杖尖也是点向神驼太乙背心的“大椎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