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忍令上国遭胡辱拟绝天骄拔汉旌(第6/7页)

蓬莱魔女心头一震,忽觉一股热风迎面吹来,尘尾也登时给吹得散开。蓬莱魔女这一惊非同小可,心想:“这人果然是已练成了登峰造极的邪派内功。”原来这洞箫中空,那人就是从洞箫中吹出一股纯阳罡气,将蓬莱魔女的拂尘吹散的。

那人笑道:“我这支迎宾曲子尚未吹完呢!”箫声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蓬莱魔女听出了他吹的是一首唐诗谱成的小曲,正吹到后半阕,曲辞是:“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辞意寄托遥深,既表示了结识佳客的喜悦,又表示了各怀心事,感伤时世的无限哀愁;最后归结为一层无可奈何的惆怅,因而问客人“风尘何所期?”这支曲子,极切合他们今日相遇的情景,那人借曲寄情,恰到好处。

蓬莱魔女眉头一皱,长啸一声,冷冷说道:“势同仇敌,何来主客之谊?”刷的一剑刺去,登时把他的箫声打乱。

那人叹口气道:“可惜,可惜!”横起洞箫一架,这支洞箫也不知是什么做的,只听得一片铿锵,蓬莱魔女的青钢剑竟给他荡开,虎口微微发热。那支洞箫却是丝毫未损。

蓬莱魔女这柄长剑虽非宝物,但以她深厚的内功,莫说是拿着一把剑,就是一根树枝,也可以将石头打裂,但现在碰上那人的洞箫,反而被他将长剑荡开,显然这人的功力,只有在她之上,绝不在她之下。

蓬莱魔女初逢强敌,精神陡振,青钢剑扬空一闪,剑尖晃动,闪起了朵朵剑花,俨如黑夜繁星,千点万点,洒将下来,一招之内,连袭那人三十处大穴。那人赞道:“好剑法!”只听得一片断金戛玉之声,叮当密响,就在这一招之内的瞬息之间,那人的洞箫已与蓬莱魔女的长剑接触了一十三下。

蓬莱魔女剑锋一转,拂尘再次拂到,这次她拂尘聚成一束,当作判官笔用,径刺那人的太阳穴,青钢剑刷的刺出,却用了一个“粘”字诀,要把那人的洞箫引开,“粘”出外门。那人又叹口气道:“咱们点到即止,岂不甚好?你却当真要与我拼命么?”他口中说话,手底却丝毫不缓,洞箫一举,一招“举火燎天”,将拂尘荡开,迅即换招横扫,与青钢剑一触,洞箫一旋一绞,又把蓬莱魔女那股“粘”劲解了。蓬莱魔女同时用两种兵器,一柔一刚,而且又随时可以刚柔互易,这本是武学中最上乘的功夫,却不料竟被那人轻描淡写地化解开了,不觉一片茫然。

那人笑道:“投桃报李,请小姐也接我几招。”洞箫一挥,幻出了千重箫影,一口气攻出六招,连点蓬莱魔女三十六道大穴。蓬莱魔女以拂尘护身,以长剑攻敌,竭尽所能,将他这六招一一化解。那人赞道:“好,蓬莱魔女果然是名不虚传!”蓬莱魔女却不由得暗暗自惭,心中想道:“他从容应敌,而我却费了如许气力,才解了他这六招。”

蓬莱魔女好胜之念一起,将“天罡拂尘三十六式”和“柔云剑法”的精华尽数施展出来,拂尘或聚或散,剑势忽疾忽徐,身如流水行云,步似穿花蝴蝶,剑锋所指,嗤嗤有声,拂尘挥舞,飒飒风起。这两种刚柔相济的武林绝学施展开来,果然是非同小可。那人只凭着一支洞箫,似乎渐渐遮拦不住,过了一会,蓬莱魔女已挽回颓势,又再转守为攻。

那人一声长啸,叫道:“好,我也要抛砖引玉了!”横箫护胸,忽地一掌拍了出来,这一掌看似轻飘飘的若不经意,劲力却大得出奇,恰似暗流汹涌,突然涌来,蓬莱魔女用了千斤坠的重身法,仍不免微微一晃。

蓬莱魔女心道:“此人功力在我之上,我必须速战速决。”柔云剑法一变,化为追风剑式,配合了拂尘进攻,两般兵器都用了阳刚之劲,招式更为凌厉,那人也一掌紧过一掌,掌风呼呼,荡得蓬莱魔女的拂尘飘飘,剑光四散。蓬莱魔女一阵狂攻,却是攻不进去。

两人越斗越紧,直打得树叶纷落,林鸟惊飞,只见斗转星横,玉兔西坠,不知不觉,已斗了相近百招。蓬莱魔女渐觉内力不加,暗叫不妙,只好更加紧进攻。那人却反而从容不迫起来,又把洞箫凑到口边,笑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既奏了迎宾之曲,如今是该奏送客之曲了。”一片凄凉悲感的箫声吹了出来。蓬莱魔女妙解音律,听得奏的是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诗,诗道:“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又几千。”原诗本来不是作送客用的。但却暗合他们二人今晚的情景,看来那人仍是要藉此曲来表达他的心境。蓬莱魔女听他吹到“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两句,心中暗暗嘀咕,“这是什么意思?他是把我当作新知么?但‘旧好隔良缘’又何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