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真假难分误大事是非不辨佯糊涂(第4/7页)

洞真子吃惊道:“如此说来,你是代表唐经天而来的了?你凭什么身份做他的代表?”要知由外人代表一派掌门,乃是武林之中自古以来从所未有的事!洞真子心想,唐经天身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做事焉能如此违背常理?

孟华说道:“我是用双重身份来的。”

洞真子怔了一怔,说道:“什么双重身份?”

孟华说道:“一个是天山派记名弟子的身份,一个是崆峒派的弃徒丹丘生弟子的身份!”

洞真子道:“怎么你又是天山派的记名弟子?”

孟华说道:“此话说来甚长。不过,请掌门相信,这种事情我是决计不敢欺骗你老人家的!”

洞真子吃惊未过,禁不住又再问道:“唐经天收了你做记名弟子?”孟华说道:“弟子承天山派的掌门青眼有加,他是让我做天山派的记名弟子,不是他本人的弟子。”

洞真子当然懂得这话的意思,不觉又是大吃一惊,说道:“这么说,唐经天是不论辈分和你当作平辈论交了?”孟华不便回答一个“是”字,只好给他作个默认。

洞真子既是吃惊,又是有点气愤,沉声说道:“唐经天作此安排,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孟华说道:“他是希望化干戈而为玉帛,所以叫我用双重身份来见你老人家。一方面是代表他来做鲁仲连;一方面是以崆峒派弃徒丹丘生弟子的身份,请你老人家谅解我的师父!”

洞真子沉下面色,说道:“我是崆峒掌门,清理本派门户,自会秉公办理,用不着外人多言。你的两重身份,都没有用!”说罢,拂袖而起。孟华见洞真子不肯听他说话,一时情急,冲口而出,便道:“你不是要请唐大侠主持公道的吗?若是不许外人多言,别人又如何主持公道?”

洞真子越发恼怒,说道:“我请的是天山派掌门人唐大侠,你纵然是他代表,也还不配来这里给我主持公道!”他盯着孟华说话,不但声音激动,目光也突然变得阴森可怖,竟然好似动了杀机!

原来他之所以要唐经天“主持公道”,目的只是想利用唐经天来帮他对抗金逐流。希望唐经天在看了他送去的“档案”之后,会相信丹丘生的确是“罪有应得”,支持他“清理门户”。那就不怕金逐流做丹丘生的靠山了。

但不料唐经天派来的代表,竟然就是丹丘生的徒弟孟华,倘若孟华没有今晚之事,那还好些,如今孟华不但已是和洞冥子闹翻,而且遭擒,事情之糟,莫甚于此。他如何还能指望一个处在“敌对位置”的孟华,替他支持他心目中所谓的“公道”?这刹那间他不由得突然想起洞冥子和他说过的一句话:“放虎容易捉虎难”了!要知他和洞冥子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根本的利益还是相同的。最少他自己是这样想。

孟华大为着急,说道:“好,那我就用崆峒派弃徒丹丘生弟子的身份说话,掌门,你要秉公处理,那是最好不过,但也不能听信洞冥子一面之辞!掌门容禀,弟子的师父确是冤枉的!”

洞真子心中一动,暂且强忍不发,说道:“你怎知道是冤枉的,你有什么证据?”心想:“且听听他到底知道了一些什么?”原来他是怀疑丹丘生已把案情真相告诉孟华,要是孟华知道,那么唐经天也就不会不知道了。

孟华说道:“我虽然还没找到真凭实据,但我和唐大侠也仔细研究过档案的材料,感觉其中疑点甚多。掌门,依我们看来,你恐怕是上了洞玄子和洞冥子的当了!如今洞玄子已死,只有审问洞冥子才能知道真相!”

洞真子听得他只是猜疑,这才放下了心上的一块石头,当下便即发作,说道:“我没工夫听你的胡猜乱测,按说我是要处你犯上之罪,把你杀掉的。如今看在唐大侠的面,改为将你囚禁二十年!”要知二十年过后,唐经天料想也已死了。何况这诺言也不是一定要兑现的。

孟华急怒交加,嚷道:“你这老糊涂,你知不知道洞冥子已和海兰察勾结,要想篡夺你的掌门之位?”

洞真子冷笑道:“你这小子以下犯上也还罢了,居然还想离间我们师兄弟的感情,真是笑话!我这掌门之位本来就想让给他的,何须篡夺?”他口里这么说,心中却已隐隐感到不安,暗自想道:“原来师弟已经把御林军的统领请到,来作他的靠山,我还不知道呢。”

孟华只道他真的是完全听信了洞冥子,见他就要走开,情急之下,忽地扑过去将他抓住,叫道:“掌门……”

洞真子吃了一惊。喝道:“你干什么?”振臂一挥,“咕咚”一声,孟华重重地摔了一跤。洞真子试出他的武功并未恢复,这才放下了心。

孟华本来是浑身无力,动弹不得的,忽然能够跳了起来,虽然是立即便给洞真子摔倒,但已是足以令他惊异不已了,“奇怪,我怎的忽然有了一点气力了?”不过他摔倒地上,还是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