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平楚日和憎健翮天山月冷惜幽兰(第4/8页)

金碧峰道:“笑话,我岂能拜他为师?”

孟华笑道:“所以你非得避开他不可。这怪僧轻功极好,但还是跑不过我这匹坐骑的。金大哥,请你别客气了,就骑上它吧。”金碧峰伤了腿,在这漫长的归途心里其实也是有点害怕的,不过无可奈何而已,如今孟华盛意拳拳,慨赠良驹,他推辞不掉,也只好接受了。

当下他把天山派在南高峰的所在,如何走法,详详细细地说给孟华知道,互道一声珍重,两人便分手。

孟华目送金碧峰骑在马上的背影远去之后,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有点惶惑。

高兴的是:他终于使得金碧峰消除积怨,变成了他的朋友。即使尚有一个江上云对他的敌意还未消除,那也好得多了。

惶惑的是:他从金碧峰口中听到的消息,着实令他有点莫名其妙。天山派的弟子何以消息那样灵通?他不过是个初出道的“雏儿”,远在西域边陲的天山派这么快就知道他了?虽然他们所知道是不利于他的谣言。

不错,他曾经在小金川碰见过缪长风,缪长风初时对他有所误会,但后来他帮忙缪长风击败清廷鹰爪之后,缪长风虽然或许仍对他有点怀疑,却也已消除敌意了。他可以确信缪长风不会造他的谣的。而且那些谣言虽是捕风捉影,多少也有点事实作为“影子”,而这些事实,则是在他碰上缪长风之后发生的。

孟华猜疑不定:“莫非是一个和我有仇的人,跑到天山去讲我的坏话,挑拨天山派弟子和我作对?”猜疑不定,心头不觉蒙上一层阴影。

虽然有点疑虑,弟弟总是要去找的。正因为心有所疑,他更急于去查个水落石出了。“爹爹虽然和天山派的唐掌门和钟大侠人未见过面,说起爹爹的名字,料想他们也总会知道的。真金不怕洪炉火,我何须害怕奸人诬陷?”于是加快脚步,冲寒冒雪,径上天山。

天山绵延千里,一望无尽的千万座山峰,都是白雪皑皑,有如琉璃世界。孟华心想道:“好在碰上了金碧峰,得知天山派所在,否则可不知哪座山峰才是南高峰呢。”

他走了三天,还只是上到半山,山中气候愈来愈冷,呼吸也有点困难,那是因为高山缺氧气的缘故。好在还没有超过登山的“极限”(按:本世纪初的欧洲爬山家认为8000公尺是登山的“极限”,超过这个高度,氧气稀薄,人的体力就不能支持。喜马拉雅山高达8882公尺,超过这个“极限”。天山最高峰大约是在7000公尺左右,未超“极限”。不过这个所谓登山极限的说法,近已给打破,1961年,中国的登山队就曾攀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处珠穆朗玛峰)。孟华的内功又甚有根基,过了几天也习惯了。

山中气候愈来愈冷,攀登也是越来越感困难。不过高山的奇景却也是愈来愈多。有好些动物,都是别处见不到的珍禽异兽。小熊猫在雪地上跳跃,活像淘气的小娃娃。黄嘴的山鸦飞到人的头上吱吱喳喳的叫,巨大的牦牛像冰河上的大舟,灵巧的小黄羊跑得比风还快……最好的是这些珍禽异兽大约是因为从未见过人类,见人也不知道躲避。

高山上的冰川更是罕见的奇景,山沟里亘古不化的层冰铺成“河床”,上面覆盖着每天落下来的积雪。除了夏天之外,冰川是不会流动的。即使是在夏天的烈日之下,也只有上层的积雪溶化。但虽然在并不流动的时候,它从山上斜挂下来也有奔腾流动之势,纵横交错的冰川遍布在雪白的山坡上,蔚蓝得像翡翠一般。好像条冰川汇聚处,平地上就好似突然涌起许多宝塔,那是像蔚蓝水晶的“冰塔群”,成群结队的连成一大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第五日的黄昏,孟华走了一天,觉得有点疲倦,想找一个岩穴栖身。他沿着一条冰川走去,紫色的晚霞倒映在冰川上,蔚成七彩,奇丽无俦。

孟华细审地形,知道前面一座山峰就是天山派所在之地的南高峰了,心里十分欢喜,想道:“今晚须得好好的睡一觉,养足精神,明天才好爬山,走完这最后一段路程,要是没有什么意外,明天晚上,就可以见得着我的弟弟了。”

他在两个冰塔之间,找到了一个可以抵御风雨的藏身处所,正想睡觉,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得远处似有断断续续的呻吟之声。竖起耳朵来听,的的确确是人类的呻吟声音,不是野兽的吼叫。

孟华的倦意登时消失,跳将起来,心里想道:“要是有人给困在冰川之中,我非救他不可!”

心念未已,一阵山风从那边刮来,孟华凝神细听,隐隐听得有个声音说道:“你别害怕,我的伤并无大碍,歇一会就会好的。”声音娇嫩,似乎是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好像是他相识的一个女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