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骏马嘶风追倩影惊鸿掠水未留痕(第3/8页)

但这个骑在白马上的和尚,却并非刚才抢了邓明珠坐骑的那个和尚。那个和尚是吉鸿的党羽,肥头大耳,一看就令人感到他是个庸俗不堪的酒肉和尚。这个和尚相貌清癯,却是颇像个有道高僧。

虽然不是同一个人,但他骑的却是邓明珠那匹白马!

胖和尚抢走了的,怎么会到了瘦和尚手中?急切间杨华无暇细思,也不管他是“有理”还是“无理”,只道这个瘦和尚也是吉鸿的党羽了。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邓明珠这匹白马非得替她夺回不可!他知道这匹白马要比自己这匹红鬃马快得多,时机稍纵即逝。

转瞬间那匹迎面而来的白马已是跑到他的跟前,杨华无暇细思,立即从马背上箭一般的射出去,半空中一个鹞子翻身,向着骑在白马上的那个瘦和尚扑下。

他用的是大擒拿手法,凌空扑下,势道凌厉之极,满以为非抓着和尚的琵琶骨不可。不料这和尚的武功高得出奇,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霍的一个“凤点头”,反手一擒,反拿杨华手腕。

这是小擒拿手法,劲道稍逊,却更利于近身缠斗,杨华识得厉害,迅即变招,改以快刀刀法,横掌如刀,疾劈下去。那和尚沉肩缩肘,一招“拂云手”轻轻推出,化解了杨华的攻势。杨华凌空扑下,是只能一击就要成功的,一击不成,身子悬空,后力已是难以为继,百忙中足尖一蹬马鞍,倒翻出数丈开外,轻轻飘落在地上。

那和尚赞道:“好功夫!”跟着也跳下马来,笑道:“你是不是想要我这匹白马?”

杨华惊疑不定,说道:“这匹白马也不是你的。”

和尚笑道:“不错,正因为不是我的,所以也不妨拿来给你。但你也可得拿东西和我交换。”

杨华峭声说道:“你要什么?”和尚缓缓说道:“听说你的剑法很好,我想见识见识。你不用赢我,只要在我的手下能够使得满一百招,我就把白马送给你。”

杨华心道:“我不信你能够比金碧漪的哥哥和江上云还要厉害!”于是说道:“好,我不要你让,打不赢你,我当然不能要这白马。你亮剑吧。”

那和尚笑道:“对不住,我已有多年不用兵器了。你尽管把剑刺来!”杨华给他激起怒气,刷的一剑就刺过去。

那和尚赞了一个“好”字,身形骤起,骈指便点杨华面上双睛。杨华焉能给他点中,一个“盘龙绕步”,剑锋反圈回来。和尚笑道:“你我无仇无冤,我怎会弄瞎你呢?你上当了!”说话之间,掌势已是倏的自上而下,如刀环滚动,斫向杨华双足。攻上盘是虚着,攻下盘才是实招。

杨华心头一凛,想道:“这和尚的掌法忒也怪异,虚虚实实,叫人摸不着头脑。”杨华本来所学甚杂,但这和尚的掌法和中原各个门派竟似毫无相通之处,叫杨华纵然能够临机应变,但却无法触类旁通。他不能知彼,当然是比斗江上云难得多了。

斗到分际,和尚左手一招,引开杨华的目光,右掌突然从他意想不到的方位按下,杨华险些给他打着,和尚笑道:“你的剑法是很不错,但还要小心接招。现在不过才拆了二十四招呢!”

杨华傲气勃发,心里想道:“你能够出奇制胜,难道我就不能?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信我的长剑斗不过你的肉掌!”

当下不理那和尚的掌法变化如何奇诡,一招“叠翠浮青”就刺过去。这一招“叠翠浮青”本是嵩山派的名招,但在杨华手中使出,却是他自己妙悟的无名剑法。和嵩山派原来的这招相比,不但更加奇妙,而且蕴藏了少林派一招“古柏森森”的精华,轻灵的剑势之中兼具浑厚的剑意。尤其令人困惑的是,他这一招剑法,乃是似是而非的嵩山剑法,即令顶尖儿的高手,在这瞬息之间,也是难以觉察。

和尚微微一噫,似吃一惊,但虽惊不乱。身形一闪,杨华剑尖在他肋旁穿过,和尚一个转身,突然化掌为拳,向着杨华的胸膛直捣,拳风所至,竟把杨华剑点荡开。

杨华身形拔起,避招进招,冷冷说道:“你也要小心了!”剑身一横,平削出去。和尚只道他使的是少林派达摩剑中的“横江飞渡”,便即脚踏“坎”位,转向“离”方,反手一拿,擒他持剑的手腕。哪知杨华一剑削去,方到中途,剑势忽变,正好向着和尚所避的方位削来。和尚不觉又吃一惊,幸他的武功深湛,变招迅速,从“离”位一旋,左掌骈指反点杨华肩后的“凤眼穴”。杨华以攻对攻,剑势疾转,迫使和尚又从“离”位避开,两人的攻势都落了空。

杨华与这和尚对抢攻势,一招一式,毫不放松,分寸之间,互争先手。剑法掌法,都是越出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