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九州惯铸人间错一缕难抽茧底丝(第6/7页)

秦元浩道:“云庄主十分好客,你们……”话未说完,只见林岗等人已经向着他们跑来。公孙燕笑道:“不必你替云庄主代邀,邀客的人已经来啦。”

当下一行人同到水云庄,第二日喝过了云中燕的喜酒,厉南星、公孙燕、秦元浩、封妙嫦四人又即登程,赶往西昌。

秦元浩与封妙嫦经过许多阻挠方得一起,未婚夫妻的关系已经确定,一路上自然是少不了情侣应有的旖旎风光。尽管他们已经是在人前掩饰,也还是透露出来。厉南星触景伤情,更增怅触。

公孙燕看在眼内,好生纳罕,心里想道:“我以前胡乱猜疑,以为厉大哥是和封姐姐相爱,真是可笑。但厉大哥却又因何闷闷不乐呢?”她怀着这个疑团,一直到了西昌,还未曾得有机会去问厉南星。

这日,他们绕过了西昌,到了竺尚父这支义军的根据地大凉山。

竺尚父的女儿竺清华和金逐流的师侄李光夏等人出来迎接,公孙燕见了竺清华,十分欢喜,笑道:“我特地赶来喝你的喜酒来啦,你们的好日子定了没有?”

竺清华面上一红,低声说道:“没有。爹爹的意思是要等到夺回西昌再给我们安排。”竺清华的性情和公孙燕一样,是个纯真爽朗的姑娘,故此在好友问她婚期的时候,她虽然是免不了有几分女孩儿的羞态,却还是照直说了。

公孙燕笑道:“那也快了。你爹爹武功绝世,又有这许多豪杰相助,小小一座西昌城还怕夺不回来?”竺清华道:“你莫小觑了敌人,西昌的满州将军帅孟雄武功很是不弱,我的爹爹也曾受了他的暗算呢。近月来清廷又陆续向西昌增兵,说不定他们还会先来攻打我们呢。嗯,咱们别只是顾着自己说话了,你这几位朋友我还没有请教……”

公孙燕笑道:“不错。这里有一位你的长辈,你应该先来向长辈行礼。”

竺清华一看,厉南星、秦元浩的年纪和她相差不了多少,封妙嫦则似乎比她还要年轻,不觉纳罕道:“哪位是我长辈,恕我不知。”话犹未了,只见李光夏已经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向厉南星行了参拜之礼,说道:“厉叔叔驾临,小侄李光夏参谒。”原来李光夏与秦元浩是在江家早已相识的,秦元浩已经告诉了他厉南星和金逐流的关系。

公孙燕笑道:“这位厉大哥是金逐流的结义兄长,你还不应该跟随光夏尊他一声叔叔么?嘿,嘿,我好在和他并无师门渊源,所以我只须叫他一声大哥便行。你却平白的要比我矮一辈了。”

竺清华笑道:“你还是从前那样喜欢开玩笑的孩子脾气。唉,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其实你也都可以做新娘子啦!”公孙燕给她调侃了几句,不由得也是杏脸泛红。竺清华笑道:“这倒奇了,你这样厚的脸皮也会害羞。”笑过之后,这才向厉南星行礼。

厉南星哈哈笑道:“哪有这许多讲究,咱们各交各的,大家都以平辈论交,省得受了拘束,不更好么?其实武林中的什么辈分,也当真是拿起算盘也打不清的。”众人听他说得有趣,都不禁笑了起来。

进了山寨,竺尚父听说厉南星是金逐流的义兄,有心试他本领,在他行礼的时候,轻轻用手一扶,厉南星只觉一股大力就似要把他提了起来,当下连忙用重身法稳住身形,但也只能屈个半膝,不能行参拜的大礼了。

竺尚父掀须笑道:“厉老弟果然名不虚传,我听说你和金逐流大闹京城,当真是英雄出少年了。”

厉南星谦虚了几句,问道:“不知逐流来过了没有?”

竺尚父诧道:“谁说他要来的?可还没见着呀。”

厉南星道:“据公孙舵主在扬州探听到的消息,说是逐流和丐帮的一些人,早已离开了扬州。在北京的时候,我也曾听他说过要到老前辈这儿,我只道他已经来了。”

竺尚父道:“或许他们在路上有什么事情耽搁。过几天就会来了。”

厉南星见不着金逐流,颇是有点感到意外。心里想道:“他们这一帮人动身在我之前,为什么还未到呢?难道逐流偷进西昌去了?”

竺尚父似乎知道他的心意,说道:“目下有十几个大内高手到了西昌,兵力也比以前增强了几倍,城中戒备森严,我要等待小金川方面的义军来了,才好合兵攻城。若是没有必要的事,咱们的人还是最好不要到西昌去。”厉南星本来想要求到西昌去打听消息的,听得竺尚父这么说,也只好暂且作罢了。

过了几天,仍然不见金逐流来到,厉南星甚是心焦,但因要遵守义军的纪律,不能私自下山,只好在寨中等待。

还有一个闷得无聊的人是公孙燕。竺清华和封妙嫦都是有了未婚夫的人,虽然她们常常邀她一同游玩,公孙燕却是不便插在他们中间。公孙燕住在女营,和厉南星也是不能经常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