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神机处(第4/5页)

整个中央戊土天所在平原山脉之庞大远在欧亚大陆板块十倍、百倍之上,这样庞大的地脉如果真正化龙,力量之庞大将是难以想象,甚至背负整个戊土天大陆遨游天际,穿梭诸界,都不在话下!

如果王宗超的猜测属实的话,那就不是神龙成就了仙秦文明,反而有可能是仙秦文明成就了神龙。

“这么一只大家伙,看来可以算是仙道文明的‘歼星舰’?这么一边镇压祭炼都天神煞,一边还要供养这么庞大的地脉之龙,这仙秦的大工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如此不悯民力,不求稳健,勇猛奋进,倒是很有人仙修行之道的风格!”

转眼间,王宗超已通过狭长的“食道”,进入另一处空旷得足以藏山纳海,方圆超过百里的广阔地下空间,只见眼前石壁带着明显的五金光泽,点缀无数金星,似是一处地下金属矿脉,而且四处重峦叠嶂,遍布无数个洞窟。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每一个洞窟之内,都有一两个铁石质地的石俑,它们面目如生,姿态各异,躯体与四周环境的石壁完全连成一体,只露出大半个或小半个身子。也有几百个洞窟中有着一个个活人或站或坐或卧,大多数人或者在闭眼苦苦思索些什么,或者摆着某些架势正在修炼、打拳,还有某些人气息寂然,仿佛已陷入了长眠。

当王宗超到来时,只有少数人目光睁开,略带惊讶地朝他打量一番,随即又重新闭上双眼,继续沉浸于个人世界。

“原来不是‘胃部’,而是‘肺部’,而这些人都是人仙或者准人仙,那些石人也并非石雕,而是死去的人仙躯体石化……”

正当王宗超观望间,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传来:“他们都是肉身寿元将尽,到此寻求突破的修士、将士,倘若不能突破,也可在此长眠,借地脉灵气将身躯化作不腐不蠹之金石,保住一息长存,以待来日!”

王宗超举目看去,只见一名身材矮小,却双臂颀长,背挺胸拔的老者正朝他走来,一字一句,气息长啸而出,将声音聚成一条直线,笔直而来,凝而不散,只传入王宗超耳中,却不惊扰他人。他步伐看似不快,却偏偏声落人至,转眼间就来到王宗超面前,不过却来得并无丝毫咄咄逼人之感。在王宗超眼中,对方仿佛山中一头老白猿,吞云吐雾,食松饮露,深山结庐,出尘离俗,朝游东海,夜宿南山。

“道友想来就是新来的王少宗傅了?老朽钟垣,亦任少宗傅多年。此间不讲究世间繁文缛节,故道友初来,并无接风洗尘之宴,也无谓杀威棒或排资论辈之类,道友亦无需太过拘束。”老者语气平缓地自我介绍,听起来似乎丝毫不以彼此的“少宗傅”身份为异,就像一名多年的看门老头与新上任的门房叙话。

“初来乍到,诸多不解,还望老丈释疑。”既然对方看来平和低调,王宗超也不矫情,点头致意之后,便问道:“听老丈所说,仙秦人仙的最终归宿,就是此地?”

“正是如此!”钟垣点头道:“只要不是落得尸骨无存的道友,无论阵亡或寿终正寝,都会归于神机处,从此不朽长存!”

王宗超听得面色微微一变,这么说绝大多数仙秦人仙死后都会归于龙脉,与龙脉结合一体。而仙秦从古至今有资格炼窍的人仙以及准人仙,只怕没有千万都有百万之多,这些人仙生前消耗了大量天材地宝,死后肉身积蓄大量精元,而且凝炼的窍穴也能长久保持活性,若与地脉之龙合为一体,岂不等同于让地脉之龙身具亿万余窍,这样的庞然巨物如果真正化龙,力量又会庞大到何等地步?

一时不知对此该作何评论,王宗超沉默了片刻之后才再次问道:“我知仙道终究是要求长生不朽,不过只是遗蜕长存不朽,又是否真正值得追求?”

钟垣闻言哈哈一笑:“既是道友,老朽自不相瞒,就在近期,已然修筑两千年的‘后土转生台’传闻已大有进展,故此地长眠的千万道友,在世重生已绝非遥遥无期!不过其中详情,老朽也所知无多,若道友欲求甚解,可向主持筑台的华大宗傅详询!”

“后土转生台?”王宗超听在耳里,心知这必然又涉及了仙秦的某一核心机密,不过和自己关系不大,也不刻意打听,只是说道:“正好,我也要找大宗傅取得出入神机处的印信。”

“你才刚刚来,就急着想走?”钟垣听得颇见诧异,连连摇头:“有幸入得神机处者,哪个不是流连忘返,不知岁月几何。我听闻你已完成‘琉金塑骨’与‘重水涤血’两法,前者正是老朽于多年前所创,正欲寻你一探究竟,却偏偏如此扫兴。”

“原来老丈就是‘琉金塑骨’的创立者?”王宗超听得眼前一亮,又摇头道:“可惜我在外头还有事未了,眼下只是来报个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