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风云(第5/6页)

由于民间的需求,加上中洲武神冥冥中的引导,风云世界的“炁学”地位已等同于真实古代中国的“儒学”地位,而且还不断迅猛发展。这样一来,大量风云世界的武林高手都成了民间私塾教师一般角色。

主神空间与剧情世界的时间流动比一般是一天比一年,距离上一次回归,如今风云世界已过去了十五年。目前整个风云世界的中原地域,即使不敢说人人练气习武,但起码已有近三成的人做到这点,再过十几年,数目还会翻番!

而这也导致一个奇特的现象——如今风云世界劳动力的主力军不再是青壮年,反而越来越有被中老年取代的意思。毕竟练气需要时间积累,如果人人都是从小练气,中老年人的练气修为自然胜过青壮年。

王宗超估计,风云世界如今的生产力起码已经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初、中期的程度,而且还有大把提升潜能。在全民习武练气的背景下,“真气机”远比蒸汽机来得功效强大代价低廉且应用广泛,即使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柴油发动机、电动机之类,也能各擅胜场。除非发展到核能之类新能源全面普及的程度,才有彻底废弃的可能。

这是一条立足于练气能源,完全可以取代煤油能源的另类科技树,再适合风云世界不过了。倒是在鬼神世界的中国难以依样画葫芦,只因鬼神世界的练气、练武底蕴远不能与风云世界相提并论,更兼时代不同,等到练气全面于民间普及,核聚变都说不定研究出来了。

对此,王宗超不得不对楚轩说个“服”字。他的“真气机”以及在铁门的布置在当时看来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一招闲棋,但如今却构成了中洲武神再牢固不过的信仰根基。看来生产力与经济基础才是决定社会形态与人文追求的根本,这点确实是通用真理。

虽然对于多数人来说,练气只是为了讨生活而不是为了练武,不过在风云世界中,练气始终是练武的必备基础。气为本,武为用。练武反过来也能大大有益于练气。当一个人积累了雄厚的内气,身轻力健耳清目明行走如风之后,自然也会萌发升华自身,练武求道之念。

当然,这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武道,从正面理解,可以说是守护之道、止戈之道、自强之道。但从负面理解,也是争胜之道、杀戮之道、甚至暴力与恐虐之道。甚至可以说,第二种理解更能直指武道本质。所以在武道盛行的世界,真要指望着天下永久太平,大家一起幸福和谐奔小康自然是不可能的。

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带动资本主义萌芽茁壮成长。不过被新兴的资本家们压迫的劳动者却几乎个个练气,一旦不满,反抗起来自然也是破坏力巨大。所以能够镇得住场的资本家,往往本身就是一流高手,且拥有大宗师为靠山,或者雇佣了实力强大的打手。双方冲突时,也不乏伤人害命,强废气门之类残忍手段。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依然是牢不可破的铁则。区别只是斗而不破还是两败俱伤或者强存弱亡而已。不过由于劳动者们毕竟已不乏抗击之能,剥削者们一般也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除此之外,由于民间生产力的大发展,各种航海、航天技术的突破,以及武风日盛,这一切都在促进整个华夏对外扩张的欲望。加上朝廷也有意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与消泻过盛武风,如今风云世界的华夏几乎年年对外用兵,所向披靡,领土不断扩张,甚至隐隐有吞并东瀛之势。相比漫画剧情中总被各种层出不穷的外来高手揉来捻去的窝囊处境,已是天渊之别!

中洲武神毕竟不是上帝,其存在更倾向于引导者与守望者,没有真正立教,所以也不可能监管到人间的方方面面。毕竟这都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与必经阶段,若违背人性强行压制,难免搞出黑暗中世纪之类奇葩社会,且本身就已违背了“武神三约”。

而当代朝廷为了社会稳定,并不鼓励民间练武。对于统治者来说,最好自然是天下黎民百姓都只练气不练武,或者练一些只能增长笨力气与耐力,练到辟谷一天一餐节省粮食,成为一群吃进去是草,挤出来是奶,而又逆来顺受的耕牛式优质劳动者与永久电池更是再好不过。然而以这个时代朝廷的执行力,要真正做到这点无疑痴人说梦话。况且这些当权者也大都清楚中洲武神的存在,不敢明目张胆地禁武,只是明文限制杀伤力强大以及过分诡秘阴毒的武技在民间的流传而已,这与陈囤的做法倒是如出一辙。

虽然整个风云世界依然充满各种丑陋与罪恶,但最起码强大的先天、甚至天人高手以寥寥数人之力令天下动荡,或者称霸一方,对民众肆意予索予求的现象并未出现。因为越是强大的武者,更是能够清晰感受到中洲武神的存在与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