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魔高一丈(第5/9页)

“老朽因昔年见过令师,故此得知贵派平常跌坐的姿势,与别派稍有木同。是以亦知大嫂你不爱说话,也胆敢多说几句。敢问令师如今高龄已将届七十,是否仍如二十年前老朽与她见面时那等年青风采?”

黑衣妇人这一次稍改冷漠之态,微微一笑,道:

“家师丰姿如昔,望之仍如三十许人……”

姬雨亭发自内心地赞叹一声,道:

“这种驻颜妙术,错非内功已达超凡入圣之境,无法办到。老朽近年偶然想起令师,便不禁联想及这个问题……”

他拂一下颔下灰髯,仰天长笑一声,又道:

“多年疑惑,解于一旦,诚然是人生一快……”

口口

这姬雨亭说得甚是诚挚,教人不会怀疑他存有不正之念。

故此那黑衣妇人并无嗔怪之色,只听姬雨亭又道:

“昔年承蒙令师看得起老朽,当时谈了不少话。令师曾经提起大破崇明岛之事,她说华山与七指神翁严独有点渊源,是以才不许他在江湖上为非作歹——”

黑衣妇人倏然转身,冷冷瞧着那蓝衫老人,道:

“姬老镖头可是怀疑我此来要帮助杨迅?”

姬雨亭摇摇头,道:

“大嫂切勿误会,老朽因适才听你说起,此地曾经来过多次,不觉联想起此事!”

这姬雨亭乃是北方六省公认的第一位镖行出色人物,成名多年,与南七省的飞斧铁矛夏侯山并称“南斧北戟”,当真是老谋深算,稳辣兼有,此刻设法套出那华山派黑衣妇人来此真意,所说的话,无不暗蕴玄机。

黑衣妇人怔一下,想想自己确实这么说过,难怪人家联想到这一点去。

姬雨亭仰天一笑,道:

“武林中恩恩怨怨有时简直无法分出是非,大嫂纵有维护杨迅之意,也不必放在心上,老朽负责替贵派向同道们解释。我们总是同属侠义道中,以贵派清誉,谅也不致滋生误会!”

黑衣妇人默然不语,姬雨亭又道:

“大嫂既是名震一代的姑射仙子何静前辈高弟,可否赐示贵姓大名,异日老朽如若必须提起大嫂,也可称呼……”

这老江湖着着追过去,表面上却不露半点痕迹。

黑衣妇人无法不答,道:

“我姓莫,名芝云……”

声音甚是生涩,忽地仰天凄厉地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李骏啊,你如若活着,听到我的名字重现于江湖,作何想法

她来这一下,竟使名震北六省的老镖头万里关山姬雨亭愣住,心中微觉后悔。

只见她就在洞外一块岩石上坐下,瞑目不动。

姬雨亭因此处形势甚佳,不论是山上或山下的人如不是走近来,决不能发现这里凹陷进去,而且还有一个石洞。是以也没有离开之意。

他跋涉千里,赶来驰援,自然不想让白水堡先行发觉,故此他本来准备在此处逗留一日,等人夜时分才赶去和东方乐水见面。

天府神偷应先青这时却暗叫倒霉,只因他躲起之前,曾经弄了手脚,用一包白糖,引来蚁群,使得来人无法在洞中存身。

谁知这两人一个是性情怪癖,不愿别寻去处。另一个则除了有心隐住行踪之外,正想多探华山派黑衣妇人莫芝云的秘密,也不肯离开。

应先青也只好闷在小洞里……

口口口

又隔了片刻,姬雨亭低声道:

“怎的又有人经过?”

黑衣妇人莫芝云瞑坐不动,生似没有听到,晃眼间一条黄影疾掠而过,忽地折回来,纵落在洞前那片平坦石地之上。

只见这人身披黄衫,头上戴着一个金箍,束住下垂的头发,装束诡异之极,中原罕见。

黑衣妇人莫芝云瞑目端坐,理也不理。姬雨亭却慢慢睁开眼睛,凝视这装束诡异的黄衣怪客。

那黄衣怪客面色蜡黄,极为疲削,双目特大,眼球上布满血丝。

他瞧瞧洞外的两人,便冷森森喝道:

“你们叫什么名字?坐在此地干什么?”

万里关山姬雨亭当真又老又辣,向他微微一笑,用嘴唇朝莫芝云呶一下。

黄衣怪人的眼光转到莫芝云面上,凝视了片刻,倏然变得面色通红,挣扎似地哼了一声。

这一下哼声非同小可,连洞内躲着的天府神偷应先青也感到耳朵一阵急鸣,心跳头晕。

那黄衣怪人乃是对准莫芝云发出哼声,应先青仅仅被波及,也已如此,身当其冲的莫芝云可想而知。

她身躯震动一下,蓦地睁目,严厉地注视着这无故挑衅的怪人。

黄衣怪人一哼之后,面色便立即恢复原来蜡黄之色。

此时见这黑衣妇人仅仅身躯震动一下,面上掠过一丝诧色,冷森森地道:

“果真有两下于,无怪胆敢如此傲慢,起来——”

莫芝云冷笑一声,朝万里关山姬雨亭瞧一眼,便缓缓垂下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