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气宇轩昂动芳心(第4/14页)

要知目下武林主要家派,在李天祥主持之下,结合为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一则用以沫除许公强,二则也是为了“天罡二宝”。在这等情势之下,除非有人能纠集许多高手,形成另一股力量,方能觊觎“天罡二宝”。

这个高瘦的蒙面人,居然做到了这一点,孙玉麟念及此,焉得不惊心动魄!

忽听那人又道:堡内可有消息?孙玉&返回天罡堡了没有?”正在此时,外面步声察察,有人从洞口走来。

这时孙玉麟正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洞外那人,很快走到洞口,低低说了一声“人之初”。

这句话必是他们的暗号,以便洞内之人晓得是自己人,不致发生误会。

果然那人随即大步走入洞内,一身劲装,手按佩刀,步伐矫健有力。

此时洞内的狭窄通道,已失去了孙玉麟的影子。他业已跃起身子贴在洞顶的凹处,动也不动。

一这是他老早就看准了的唯一可以匿藏的地方,虽然不是很安全,但已是没有法子中的法子了。

孙玉麟不敢睁大眼睛,为的是恐怕眼睛反光,使对方察觉。他眯成一条细缝.却非常留心的观察这个人的一切,包括他的面貌举止和服装兵刃等。

此外,他也耽心对方发觉,所以已运集功力,万一对方目光向上面瞧看,他将毫不犹疑的扑下去,施以无情的突袭。

因此孙玉麟的内心实在很紧张,注意着对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那人一直走入去,转个弯,便不见了。

洞内传出说话之声,劲装大汉道:“启禀山主,属下刚刚接到飞鸽传来,那孙玉磷还没回到堡中。”

那个被称为山主的蒙面人道:“若是如此,他一定还在那边,咱们快点召众追去,或者可以找到他。”

他随即发出号令,叫手下召回各路人马。又道:“咱们现下尚有多少人在这儿?”

一个人应道:“此处只有四个,外面两个。”

那山主道:“好,通通出动,追去瞧瞧。”

顿时一阵纷沓步声起处,先是两个劲装大汉领头奔出,接着就是那个蒙面山主,率了两人,随后而出。孙玉麟紧张了一会,眼见这些人都从脚下经过.出洞去了,这才暗暗舒一口气,又等了一下,估量敌人已经走远,便飘身落地。

他寻思道:“此处既是秘密巢穴,我何不趁此良机,加以搜查,或者可以查得出很多秘密也未可料。”

于是轻轻往洞内走去,过了转角。但见那一座颇为宽阔高敞的窟室,光线也相当明亮。

除了这一宽大的地方外,大概尚有可供睡眠的较小洞窟。

孙玉麟步入去,放眼打量了一周,突然间回身疾然向洞外奔去。

他才一出洞外,两把大刀迎面攻到,凌厉异常。

孙玉麟大刀一挥,“当当”两声,架住敌刀,身形一矮,像一缕轻烟打两人当中窜过去。

可是又有两口长刀攻到,由于他乃是窜逃之势,难以施展奇奥刀招,登时被这两把长刀,迫得硬生生煞住去势,非常狼狈地招架。

对方这一记双重封锁手法,非常漂亮,连孙玉麟也不得不感到佩服。

说时迟,那时快,早先那两口长刀,已从背后攻到。霎时间刀光四起,把他围在当中。

他们是在洞口的石屏侧边激斗,孙玉&四面受敌,又没有足够的空间得以放手拼搏,感到非常束手缚脚。

洞口出现一个蒙面人,隐森森的冷笑道:“孙玉麟,我明明没有一点声息,如何能惊动你,使你及时遁走?”

孙玉麟用尽一身本事,勉强敌住这四名劲装大汉,听了这话,不由得雄心陡起,长笑一声,道:“只恨我自家醒悟得太迟,你明明已提防我潜伺附近,所以使用诡计,看看我会不会人洞搜索。你的破绽出在设法说明人数,使我以为你们真的倾巢而出。事实上你既是主持之人,焉能不知有多少人在此?”

那蒙面人几乎要击节赞佩似地说道:“好灵活的脑筋,唉!可惜我没有法子收用体这等人才。不然的话,何愁霸业不成?”

孙玉麟被那四名刀法精熟,功力深厚的劲装大汉,攻得险象环生,一时没法回答。

只听那蒙面人又笑道:“孙玉&,你纵然武功超卓,才智过人,但我这些手下,背受过特别训练,擅长联手围攻之术。加以这儿的地势,早经研究过,对你非常不利。因此,你目下已是笼中之鸟,决计逃走不了,依我看来,你何不弃刀投降呢?”

孙玉麟的雄心有增无减,斗志越昂。但表面上他仍然未有改变,似是作垂死的挣扎而且。

他已经迅速计算过得失利害,筹谋死里逃生之计,虽然机会不大,但总比死于当场,或者束手就缚的好。后者虽然暂不丧命,但被称为“山主”的蒙面人,一上来已透露过口风,深以不能用他为憾。换言之,他投降也是活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