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玉 女 劫(第6/9页)

玉霜讶然抬头道:“师父这话……”

中年比丘道:“姑娘刚才没看见,他临去一眼包含了多少仇、多少恨,贫尼以玉杖破他‘追魂天罗’,只希望能收到震慑之效,使他有所畏惧,知难回头,却不料换得如此一瞥。”

玉霜道:“师父,他天性善良……”

中年比丘截口说道:“人之初,性本善,姑娘,人性都是善良的,所以有邪恶,那是后天之魔使然,这位小施主中魔过深,无暮鼓晨钟,也难惊醒他,怕只怕到头来害了别人,毁了自己。”

玉霜惊声叫道:“师父,他不会。”

中年比丘道:“但愿他不会,但……”摇摇头,改口接道:“贫尼已铸大错,不敢当姑娘大礼,请起来吧。”

伸手扶起了玉霜,玉霜站起后问道:“师父认为已铸大错么?”

中年比丘道:“姑娘,真要说起来,这是天意,非贫尼之过,贫尼本出家人一点慈悲,前来化劫消魔,谁知天意既定,非人力所能挽回。”

玉霜娇靥发白,道:“请师父指点,天意如何?”

中年比丘摇头说道:“姑娘,贫尼不敢轻泄。”

玉霜悲声说道:“师父,天心如此冷酷么?”

中年比丘神情一肃,道:“阿弥陀佛,姑娘,天心永远是仁厚的。”

玉霜道:“那为什么他要在人间种下悲惨?”

中年比丘道:“姑娘,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何谓悲惨?自作孽不可活,倘世上无报应,芸芸众生又转责天心如何?”

玉霜机伶一颤,悲声说道:“玉霜知过,但请师父本我佛宏旨,本一点慈悲,大显佛法,化劫消魔,挽救此一劫数。”

中年比丘叹道:“姑娘,贫尼非不愿实不能,劫数本天定,人力岂能挽回,贫尼是人非神,能力太以有限……”

玉霜流泪说道:“师父……”

中年比丘两眼微睁,神光外射,轻喝说道:“姑娘,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出家人有入地狱之慈心宏愿,姑娘也曾以身啖魔,结果如何?”

玉霜一惊,默然无语,旋即两手捂着脸,痛哭失声。

中年比丘威态一敛,缓缓说道:“姑娘,人生在世,欢不少,悲也多,须看得开,要看得破,姑娘非世俗中人,奈何做此世俗女儿态?”

玉霜仰起娇靥,人如带雨梨花,悲声说道:“师父,玉霜自感罪孽深重,错在一身……”

中年比丘摇头说道:“不,姑娘没有错,他也没有错,这一代的都没有错,错只在上一代,甚至于上上一代……”

玉霜一怔说道:“师父,错在上代?”

中年比丘点头说道:“是的,姑娘。”

玉霜道:“请师父指点。”

中年比丘道:“姑娘自觉置身在一个迷字之中?”

玉霜道:“是的,师父。”

中年比丘叹道:“姑娘,置身一个迷字之中的,又何止一个你,上一代,上上一代,无不置身于这个迷字之中,他们怎会明白,又哪里想得到?这就是因果,循环不息,何时得了……”

她神色黯淡,摇头叹息一声,住口不言。

玉霜道:“师父尚未指点。”

中年比丘道:“姑娘何必要问?”

玉霜道:“师父不该破我之迷,有所指点么?”

中年比丘道:“该是该,奈何事关天机……”话锋忽转,含笑道:“姑娘尚未谢我。”

玉霜忙道:“玉霜谢师父保我清白……”

她就要往下跪,中年比丘伸手拉住了她道:“姑娘,说说也就算,姑娘孤傲高深,为郭家一朵奇葩,在尘世中也应称个最字,六爷何幸!”

玉霜道:“师父夸奖,玉霜此身乃父母所赐,唯一可叹的该是命薄如纸……”

中年比丘道:“姑娘福缘深厚,怎言命薄?”

玉霜道:“师父得道比丘,神仙中人,法眼可观前后,应知……”

中年比丘摇头笑道:“姑娘,些许小劫不足以言命薄,也无碍于深厚的福缘,人生之路并不一定条条平坦康庄,经过些坎坷崎岖,未尝不是福,若论命苦,贫尼年轻时的命比姑娘还苦十分。”

玉霜抬头凝注,道:“玉霜不敢相信。”

中年比丘淡然一笑道:“贫尼请教,眼见亲人为心魔所蔽,误入歧途,一旦大祸降临,俱要杀身而不能救其返回,最后落个家破人亡,孑然一身,遁入空门,这算不算命薄而苦……”

玉霜刚要说话,中年比丘接着又道:“女儿家情有所钟,心有所属,但钟情属心的却偏是杀自己亲人的人,到头来还不能怪他,黯然而去,这算不算命薄而苦。”

玉霜忽地圆睁美目,惑然说道:“师父,您指的是……”

中年比丘道:“贫尼的当年往事,算算那是在二十岁左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