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寂寞、凄落而幽美的歌(第2/3页)

那白衣书生却已行入了店内,找了张最干净的位子,坐下,伙计上来倒茶,他却只要了一杯水,细细的品尝着,仿佛水里有回味无穷。

崔略商忍不住又望了他一眼。

这一眼,只有一个感觉:

好一个俊秀而忧悒的人!

这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展眉,一回眸,都有说不出的傲岸和忧愁,就像高山的白雪,遗世而独立,那种不求世间予同情、寂天寞地的冷傲和忧愁。

尤其那一双眼睛。

崔略商心头微微一震。

他没有见过忧悒得那么不在乎的人。

这人手上一个旧旧的蓝包袱,用一把长形物体挑串着,那长形的物体裹着一层洗得褪了八成颜色的蓝布,想必是剑。

一把旧布紧裹着的剑。

只听在茶居里有两个镖师在交换意见:

“你看是什么来路?”

“根本就不对路,这两个家伙准是来摸底探道的。”

“照呀,我看见他们是先来放哨,待会儿少不免有事。这等明目张胆,所谓不是猛龙不过江,手底下自然有斤两。”

“这可怪呀,看他们是摸上了官路,这可不是寻常的买卖。”

“我们还是避一避罢,咱们‘五花镖局’可犯不着在这儿胡里胡涂的挨红刀白刀。”

“照呀。”

那一肥一瘦的两个镖师,正想起身结账,忽然见店门进来了一个精神矍烁、瘦骨峥嵘的白胡子老头,一双炯炯有神的锐目,一进来就神威地逡视店里一遭,这一刹那,店里每一个人仿佛都给他如冷电的眼神逼了一逼,然后这老头向掌柜问:“有没有看见池公子的队伍来过?”

掌柜的也看出势头不好,嗫嚅道:“什么池公子……”心中一直在打突。洛阳城里,有“四大公子”,那是“小公子”池日暮、“多情公子”游玉遮、“老公子”回百应、“女公子”葛铃铃。

这“洛阳四公子”,门下无不养士,少则有两三百,多则逾千,而且结交异士奇人,跟官衙又有往来,朝中也有仗荫,都是既富且贵、极有声名、甚具影响力的人物,就算是县官、御史,也对这四大公子刻意结纳,这四位公子本身在文才、武艺上,各有造诣,这茶铺掌柜,一听这干“不速之客”,似是冲着“四大公子”中最得人缘的池日暮池少公子而来,心中早就慌得悬在半空,不敢实话实应。

那矍健的老头子却忽然自袖里摸出一面腰牌,在掌柜面前迅快的晃了一晃,压低声音道:“我是邻县捕快,奉命来追查一桩案子,你可别欺官瞒公!”

那掌柜一见是衙门来的人,忙说:“没有,没有,池公子还没有到来,但早先有池府的人来过,预先打点好了,池公子的队伍待会儿就要经过,我们敬备水酒,以供他们休歇饮用。”

那老头眼神一亮,只说:“果然,好,很好。”

这时,只听一阵吆喝之声,两个脚夫,赤膊搭巾,抬着一顶黑糊糊的小轿子,走近茶寮来,脚夫经过时,扭头望向店里,只见那矍铄老头一颔首,脚夫便在槐树荫下停轿,抹汗歇息。

这一路猛热的天,两个脚夫抬了这么一顶轿子,奔行长途,居然脸不红、气不喘,只是出了一身的汗,猛烈的阳光,照炙在他们肌肉贲突的臂肌上,越发令人感到一种逼人的刚烈之气。

而轿子坐的也不知是什么人,大热的天,已在里面憋了那么久,也不出来凉快凉快、透透气。

那两名镖师本来正要离开,但见有官衙的老手来了,倒留了下来,想看看热闹。

白衣书生还在品尝着杯里的水,眉宇间还是洋溢着一股淡淡的郁色。

崔略商这样多看了几眼,忽然之间,白衣书生似有所警觉,目光也向他这边看来。

正在此时,一队人马,忽在黄尘漫天的尽头出现。

这一队人马,总共十一人。

四骑在前,四骑在后,三骑居中。

前后八骑,一概玄衣袱头,神容无不精悍俊秀。

中间三骑,左边是一名文士,五络长髯,及胸而止,脸如冠玉;右边的是一名武士,一副勇悍坚忍的气概,骑在马上,就像一个战神。

这整支队伍,都只意味着一件事情:他们都在守护着最中间的那位公子。

那位王孙公子般的年轻人,骑着毫无杂色的乌睢马,金鞍珠佩,马上还撑着一方黄幔,显然是用来遮掩阳光的。马上的公子,被黄幔阴影遮掩着,脸目看不清楚,只见他绸袍缎靴,佩剑镶翠,一只手搭在缓辔上,白生生的很是好看。

那在细茗白开水的书生,却低低的哼了一声,微微摇了摇头。

十一骑奔近茶寮,速度也缓了下来,马上那名坚忍的武士道:“刘爷,你可是安排在这儿歇歇?”

那文士忙道:“正是。不知公子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