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且食蛤蜊休问天(第3/5页)

北京东城大佛寺街北头,闹中取静的地方,有一所不大不小的房子,是新任兵部侍郎廖大亨的府第。前进三开间敞厅左侧,一个小小的垂花门,门内一条鹅卵石砌就的小径,通到一处花木扶疏的园圃,凿着浅浅的一圈金鱼池,池旁点缀了一丛玲珑假山,临池南面一座精致的小花厅。时已掌灯,厅前一排花窗上,灯光闪烁,人影掩映,时时透出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的声音,原来主人廖侍郎正在接待远客,设宴洗尘。

厅内酒席上,坐在下面主位的,是白面长须的廖侍郎。坐在廖侍郎肩下,一个方巾直裰,年龄三十有余、四十不到的清癯文士,长得额挺颐丰,眉疏目朗,于一脸儒雅之中,隐隐透着英毅沉练的气概,这人便是曹勋的同乡好友,廖侍郎赏识的西席,临邛孝廉刘道贞,别号墨仙。上面客位上两位远客,便是杨展和曹勋了。侍郎专为得意门生洗尘,因为曹勋和杨展同来,又是刘孝廉的好友,爱屋及乌,遂得并列洗尘之宴。

原来杨展主仆带着三姑娘和曹勋,从沙河镇鸿升客店起程,第二天进了京城,早有鸿升联号、京师鸿远老店的伙计,在城门口迎接,杨展一行人便落在鸿远店内。一看这座客店,比沙河镇鸿升客店规模大得多了,门口粉白照壁上,刷着“仕宦行台”四个大黑字,八字墙门两旁,停满了车马,进进出出的都是衣冠楚楚的人物,送往迎来的店伙,礼貌周到,招待殷情,果然皇都气象,与众不同。杨展原是挥金如土的人,又带三姑娘同来,便包了一所三合的侧院,安置主客,绰绰有余,三姑娘也独占了一间正屋。大家落店以后,盥洗吃喝了一阵,杨展一看日影西斜,原拟休息一夜第二天清早,再去拜谒座师廖侍郎,不料气粗胆豪的曹勋,一心访友,也没知会杨展,竟独自溜出店去,雇了一匹牲口,快马加鞭,先奔廖府,去看望好友刘孝廉去了。凑巧廖侍郎正在家中和西席刘孝廉一局围棋消遣,曹勋一到,廖侍郎并没进内。曹勋叩见之下,谈起杨展一同进京,廖侍郎立时打发两个亲随,套着自己上朝的双套轿车,去接杨展,还嘱咐把杨武举行李随从,一起接来。这一来,杨展才带着仇儿,和家乡土仪,赶来叩见座师。而且只好当面说谎,说是:“因为奉母命,带着一位义妹进京访亲,不便在老师府上叨扰,望乞恕罪。”同时请求到内室,以门生礼叩见师母。

廖侍郎对于这位门生,是夙契在心,刮目相待的,但是他的正室夫人,还在原籍,只有一二姬妾带在身边,说明就里,便邀刘孝廉曹勋陪席,在小花厅内设宴,替这位得意门生洗尘接风。

酒酣耳热之间,廖侍郎兴高采烈,和自己西席刘孝廉,提起岷江白虎口杨展如何退盗救危,清介绝俗,豹子岗擂台,亲眼见杨展如何当众苦口婆心,武闱场中,如何绝艺惊人,他夫人雪衣娘又是如何的一位绝世无双的女英雄,说得有声有色,掀髯大笑。其实他这许多话,平时对这位西席,不知讲过了多少次,现在杨展千里进京,师生相对,不免又旧事重提,好像在这位西席面前,证明自己这番话,毫不虚假一般,一方面也可见得廖侍郎对于这位门生,如何地得意了。

廖侍郎说得滔滔不绝时,这位西席刘道贞微笑点头,眼神却不断地打量杨展。廖侍郎话风一停,刘道贞转过头来,说道:“东翁,这位杨兄骨秀神清,英挺绝俗,果然是人中之豪,怪不得东翁赞不绝口,可惜今生之世,如果生在太祖开国之初,怕不是凌烟阁上人物。”廖侍郎忽然停杯长叹,捋了一把长髯,缓缓低吟道:“余欲望鲁,龟山蔽之,手无斧柯,龟山奈……何……”说到最后几个字,声音细得像游丝一般,接着又是一声长叹。杨展听得,暗暗吃惊,说道:“老师吟的是孔子‘龟山操’,也是孔子当时的牢骚,老师吟此,似乎感慨甚深,像老师执掌兵政,当然简在帝心,正可讦谟入告,克展经纶,何致抑郁如此呢?”廖侍郎向杨展看了一眼,点头叹息道:“贤契!你生长天府之国的蜀南,从小席丰履厚,这次千里远游,初次到京,只觉耳目一新,哪知道国势占危,已如危卵呢,不过老夫这种杞人之忧,不应该对你说,不应该阻你英年锐进之心,天生我才必有用,自有你作为之地,像老夫饱经忧患,一味颓放,原是万万学不得的。”说到这儿,忽又向刘道贞苦笑道:“墨仙!我居然得到这样门生,应该自豪,偏在这大厦将倾当口,得到这样门生,这又叫我万分难过,当朝大老,昏颓至此,难道我忍心把他送入虎口吗?他这次进京会试,一半还是我怂恿他来的呢。”刘道贞笑道:“东翁身处廊庙,所见所闻,都是不如意事,日子一久,难免灰心到极处,但是天道常变,事难执一,真到了不可开交之时,中国地大人众,岂无一二豪杰之士,奋臂一呼,保障半壁,少康偏旅,亦能中兴,人定也许胜天,未来事岂可逆料,也顾不得这许多,且食蛤蜊休问天,对!一杯销万古,再酌失乾坤。”说罢哈哈一笑,端起面前酒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