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东京梦华 第十折 眼前便有千里愁(上)(第3/5页)

她说着,掌心释出了凛冽的刀气。气是散漫无形的,但雷景行能感到,她的刀气聚在一起,凝成燕脂刀的形状,线条完美,刀刃处甚至有着真刀的锋锐。

观音奴小时候为了帮萧铁骊学到碧海心法而拜入神刀门下,所以练刀时从来没有学艺的热情和求道的执着。这是第一次,她与燕脂刀有了共鸣,燕脂刀就像是她手臂的延伸,眼到何处,刀即到何处;心到何处,刀意即到何处。

雷景行大喜,赞道:“这就是与刀相许,你付出一分回报一分,永无背叛。”

观音奴收回手,紧紧地握住燕脂刀。

雷景行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好吧,好吧,观音儿,跟师父说说你最近练刀的心得。”

观音奴收敛心神,将雷景行传授的神刀九式以及对应的九重界梳理了一遍。

“第一式‘一江春愁’,祖师爷阅遍天下刀法,将其归纳为九十九种变化,每种变化都有九十九种衍生。这一式的要点在于变化,从各种变化出发,领悟各类刀法的精髓,从浩繁的招式变化中体会用刀之道成‘一江春愁’,即为入门养成自己用刀的标格。练称初窥星野界。

“第二式‘一衣带水’,不管是劈、斩、削、抹,还是刺、撩、格、截,者队要像写‘一’字那样,不迂回,不退缩,以干脆决绝的态度直面对手。这一式从极繁到极简,要点在于控制,学会控制心境、力道和准度。练成‘一衣带水’,称智勇相济界。

“第三式‘谢家池塘’,用刀来画圆,圆转的刀势在进攻时仿佛柔软的春水,能够消解对手的力量。因为水没有形状,所以能渗透到没有空隙的地方,水滴石穿,以至柔战胜至坚。从勇悍到平和,这一式的要点在于圆融,练成‘谢家池塘’,称平之如水界。

“第四式‘海纳百川’,江海所以能成为世间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处于低处,虚怀以待,容纳百川。这一式的要点就在于容纳,以百兵招式入刀,练成后刀可作百兵之用,由此体悟各式兵器的长处和短处,融会贯通后,称浑然天成界。

第五式后,没有具体招式,而是提升刀法的修炼法门。第五式‘砥柱中流’,用来破除本体之障,淬砺身体,拓宽经脉,突破身体的极限,更好地容纳汪洋恣肆的碧海真气,将身体炼如古之神兵、海中铁崖,称坚逾金石界。

“第六式‘碧海生月’用来破除五感之障。碧海心法的灵敏篇炼耳,令所闻清晰入微,能听到花落草长之声、雨丝风片之韵。明澈篇炼目,令所见清明深远,不迷于五色,不惑于伪饰。至诚篇名为炼口,实则炼心,言由心出,有诺必守。微息篇炼鼻,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仍能存活三日。百味篇炼舌,析百味,辨百毒。‘碧海生月’大成,称光风雾月界。

“第七式‘春风化雨‘,用来破除本心之障体。还要有与之匹配的强力心志,与刀相许,此志不渝,称洁然自许界。

“第八式‘海晏河清’,用来破除外物之障,以有形之刀破一切有形之物,神刀所至,无人可逃,无物能遁,称万里云罗界。

“第九式‘和光同尘’,由破而立,达到刀之道的巅峰,以有形之刀造出无形的域,敛去所有锋芒,光耀隐于尘俗。在刀域中,刀光像水一样柔和地展开,柔光所及,木石皆成琉璃。每一寸柔光都合着粉碎一切荡涤一切的力量,故天地可回转,刀势却不可转。

雷景行听完,额首道:“观音儿,你八岁随我学刀,迄今已有十一年,第一式学得九成,第二式学得六成,第三式和第四式只知皮毛,后面五式的法门虽然知悉,却没有认真炼过。说起来为师也很好奇,你是怎么踢到第七式的门槛,打破本心与手中刀的‘障’?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哪。”

观音奴垂下头,良久方道:“我遇到了伤心的事,难过得像要死掉,所以顿悟了。”

雷景行的表情严肃起来,“原来如此,难怪这次回来,我发现你身上的戾气极重。观音儿,你从现在开始不要用刀了,静心养气,直到消除自底的恨意,不然会有入魔之虞。”

观音奴愕然,“入魔?”

雷景行的语气越发慎重,“观音儿,记得你初入门时,我就告诫你,修习神刀九式要有悲悯世人的胸怀,努力克制自己的杀性。你问我,一边修习杀人之兵,一边克制自己的杀性,这功夫要怎么才练得好?我当时没有解释。只要你好好遵守神刀之戒,现在是跟你说清楚的时候了。

“神刀门的祖师爷冼海声曾将刀法练到第九重界,却在误杀自己的师妹后立下神刀之戒,他本人也从此封刀,你可知为何?据说我们这一门的功法与世俗武功不同,源自南海的修仙门派,因为是残卷,所以有着可伯的漏洞,一旦犯了杀人之戒,很容易堕入魔道,成为没有人性、嗜杀成狂的魔鬼。